第十五章[第2页/共4页]
多尔衮捧着墨痕未干的文稿,只觉笔墨流利笔迹熟谙,便朝多铎扫眼望去。多铎转头望向窗外,道:“啊,雪停了。”
多铎也不说话,转头望着他嘲笑。多尔衮自发被戏耍,心中愤怒万分,但他城府颇深,并不马上发作,强自按捺,看多铎玩甚么花腔。
多尔衮眉头紧皱,盯着她一言不发。
钱昭点头回道:“向来没甚么良方。一条鞭法曾为复兴之望,但弊端实多……若要理顺财赋,户部须逐年编定出入,掌控银价。因银与铜之主产地皆不在我朝,故而发钞才是良方。纸钞简便,易于照顾支用,可惜自古滥发成瘾,朝廷名誉不佳,短时恐怕难行。此后朝廷能够库金为押发钞,且许以钞征税赋,约莫也要十年之功才气有效果。”
多铎摸着下巴问:“这……能行?”
钱昭喝了口羊奶,又道:“除西洋银外,另有日本每岁舶来白银三百余万两。与西洋互市约莫都经吕宋,近年不知为何买卖几近断绝,若不是东洋另有银货从宁波或月港入口,恐怕闽浙情状会更加凋敝。”
多铎扶她在炕上坐,笑道:“摄政王看不懂你那篇策文,请教来了。”
她答道:“应抢先问如何个借法才对吧?既然是借天然要还,还得付利钱。本来最简朴的体例,是让户部以朝廷的名义向大商家假贷,商定到期还本付息。但这事之前没做过,怕有李自成‘助饷’的怀疑,只能换个弄法。现在拿得出钱,又不惧生出事端的……”她笑着指了指二人,说,“约莫只要诸位王公了。”
钱昭迷惑,细看她耳朵,见她右耳上便有三个眼儿,上面的两个都以金钉充塞。
此言一出,多尔衮心头大震,惊问道:“怎能够是她?”
他的警省让她有些许绝望,但转念一想,若多尔衮真那么轻易脑筋发热,恐怕现在底子不能坐在这北都城里。她抿了口水,持续道:“兵荒马乱的,钞关税便不消希冀了,唯有盐课还能有些盼头,两淮、长芦、两浙、河东约可凑齐一百万两,福建、广东、云南总计有十万便不错了。不过,这一样有赖处所平靖。”说完朝他扫眼望去。
钱昭蹙眉道:“如果耳垂不丰的女人,这可苦了。”
苏勒解释:“福晋,我们满人祖制一耳三钳,不敢有违。”
“王上问得好。”她笑赞道,“江浙闽广民皆逐利,种棉养蚕比之莳植稻粮得银为多,故而闽浙皆需从外购米。一旦贸易间断,丝棉瓷器销路不畅,价必跌,唯有米粮暴涨,如此一来非论农商皆亏蚀庞大。”她停了停,扶腰今后靠在多铎身上,持续道,“这些临时不提,说回缓法之近策。实在很简朴,明季于海商征纳非常微薄,‘水饷’及番舶抽分微不敷道,只要仿照宋时由市舶司对外洋商船加征商税,每岁约莫能获银两百万两以上。”她说得简朴,实在此计不好掌控。明时不管是往吕宋还是日本,海船多私运,何况满清既无海军也无懂商税之才士,要学宋制恐怕故意有力。这篇策论本来便不是写给清廷,既然他问,就别怪她胡扯。
钱昭曾被觉得大字不识,说她笨也不是一次两次,料他不屑同她说话,故而不觉得意地笑道:“当世儒臣约莫都以清贵为要,觉得‘凡治财赋者,则目为剥削’。王上是否无人可用,因此竟于殿试出如许俗气的题目。”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