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医者,承天地之气,合草木之灵[第2页/共6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千头柏的树冠在山风里翻涌,千万片新叶折射的晨光,俄然聚成孙思邈在书中画过的"悬壶济世"图。那些藏在叶隙间的光斑,有的像正在研磨的乳钵,有的似悬垂的药葫芦,最奇的是树影投在山道的苔痕上,竟勾画出《灵枢》里"人迎寸口脉法"的比类图——树根盘结处是寸口,枝桠伸展如人迎,连树皮下排泄的树脂,都沿着"经脉"走向凝成虎魄色的"经气"。

当笔尖落在“君臣佐使,非独药石,亦乃心传”时,井中泉水俄然荡起细不成闻的浊音。一片新抽的柏叶正巧飘至“佐”字右上方,叶脉的走向竟与《令媛方》里“佐药”旁的朱砂讲明完整重合——那是他十二年前在刻本上初见的,李中梓用鼠须笔勾出的帮助线,现在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草木纹路。更奇的是,井台砖缝里的艾草,正以祭文为中间,呈放射状发展,叶片尖端指向“金、木、水、火、土”各字,仿佛在空中重排五行方位。

风静时,药田规复沉寂,但叶承天晓得,方才的虫鸣并非幻听。那些藏在草木深处的精魂,那些刻在文籍里的陈腐步法,现在都化作了他鞋底的余温。当他回身望向药王殿,长明灯的光俄然稳定如昼,灯芯爆出的火星溅在窗纸上,竟连成“气脉贯穿”四个古篆——那是《灵枢》首篇的要旨,也是千年前孙思邈踏遍青山时,早已融入血脉的医者真言。

接过用黄表纸包着的井土时,叶承天指尖触到纸包角落的砂粒——那是从井台石缝里带出的,混着千年药渣的沉淀,细闻竟有淡淡的当归尾气味。张道长的手掌广大,虎口处的老茧呈不法则五瓣形,恰如黄芪的叶片,而手背上三道平行的疤痕,从大鱼际斜贯至腕骨,清楚是《难经》里“手太阴肺经”的走向,中间那道稍浅的,正落在列缺穴位置。

“师父,您看这井台的字……”他俄然对着虚空低语,手指抚过石面上若隐若现的“黄连苦,人参补”,想起三十年前师父在雪夜教他辨认药材时,掌心传来的温度。晨风掠过他鬓角的白发,将祭文的墨香送入药王殿,长明灯的光回声摇摆,仿佛殿内的孙思邈泥像,正隔着千年光阴,用目光为这些笔墨盖上最后的印鉴。

最后一眼回望,千头柏的树冠已变幻成绿色的云,云影投射在他放开的刻本上,让"见彼忧?,若己有之"八字俄然出现潮润的光芒。叶承天晓得,中医药的魂从不在殿堂的泥塑里,而在每个医者俯身拾捡草药时,与草木互换的那声轻叹;在古籍残页与当代处方笺堆叠时,墨香与药水共舞的轨迹里。就像现在山路上,他的足迹与某个千年前的麻鞋印在晨露里相融,分不清谁在传承谁,谁又在唤醒谁——药魂就在这俯仰之间,在新旧友叉的脉搏里,永久醒着。

喜好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师保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当第一只山雀在柏枝上啼叫时,叶承天瞥见本身方才写下的祭文,不知何时已化作几片淡金色的纸蝶,正绕着井台飞舞。每只纸蝶掠过药草时,叶片都会悄悄点头,像是在确认某种陈腐的左券。他晓得,这不是结束——就像药王井的水,自唐朝至今从未干枯,中医药的魂,正藏在每个医者研墨时的呼吸里,长在每株药草破土的嫩芽中,跟着光阴的年轮,一圈圈向更深处伸展。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不会真有人觉得师尊是凡人吧    风流校医    从零开始的火影忍者    我是特种兵之狼兵    反派有话说[重生]    重生宠婚,霍少追妻很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