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镰刀下的低热影[第1页/共10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最妙是那芒种露,经火一煎,水汽中便浮起如有若无的麦香——原是采露时,竹节曾搁在麦穗堆里,让灌浆期的阳气悄悄渗进了阴液。叶承天望着砂铫里高低翻涌的药汁,石斛的黏液已化作透明的丝络,将西洋参的甘润与西瓜翠衣的清冽连累成网,恰如人体经络在暑热中重新贯穿。当第一缕药香飘出窗棂,院角的麦穗正巧被风撞出簌簌声响,仿佛六合万物都在照应这剂“水火既济”的良方——岩壁的清泉、晨间的白露、经霜的瓜衣、灌浆的麦气,都在这小小的砂铫里,变成了津润身心的时节之味。

麦农解开腰间的草绳,暴露被镰刀带勒出的血痕,叶承天取来新摘的“芒种荷叶”(凌晨采摘,叶面绒毛完整如天然滤网),打成汁后调石斛黏液敷在患处:“荷叶清暑热,石斛护津液,”又用晒干的绿豆衣(芒种当天暴晒的绿豆壳)煮水代茶,“绿豆衣走表,如给发烫的麦田搭片凉棚,就像您割麦时,要顺着麦秆的长势才气省力。”

“快把鸡苏草搁在檐下阴干。”叶承天接过草药,指尖触到叶片后背的细毛,那是专司散热的“天然空调”,“半夏珠芽留着,待端五阳气最盛时,恰好配陈皮治暑湿困脾——草木的生耐久,原是替人算好的服药时候。”说话间,阿贵带来的晨雾已化作檐角的露水,顺着刻着医理符文的瓦当滴落,第一滴砸在石斛新叶上,第二滴正巧落在医案“气阴两伤”的“阴”字墨痕旁,将宣纸洇出个潮湿的圆,像极了麦农病愈后掌心的汗渍印。

他望着露水在石斛茎面划出的水痕,俄然想起《本草纲目》里“叶上露,其性禀承清肃”的记录——淡竹叶承接的晨露,原是带着云台山顶的清冽,顺着60度的叶角精准滴落,刚好灌溉在石斛根须最渴的节处,这草木间的默契,何尝不是六合写给医者的配伍经?当第七颗露水坠入岩缝,石面上竟洇出个小小的“人”形水迹,与医案中“顺时解暑”的“人”字墨迹遥相照应,仿佛草木用露水为笔,在红砂土上重描了一遍人体的气脉走向。

“午后取鲜石斛榨汁,调西洋参粉敷大椎。”他将剩下的半茎石斛竖在案头,茎秆上三道节痕刚好对应芒种前三日、当日与后三日,“你看这节,像不像日晷的刻度?草木应着骨气长,人的气血也跟着节候走。”说话间,他用竹刀轻削茎皮,晶莹的汁液立即涌出来,在陶碟里聚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窗外摇摆的麦穗,恍若把全部麦田的清冷都凝在了这滴露里。

那茎秆确切带着岩壁的影象:采下时沾着的青苔气味尚未散尽,节间凹处还嵌着半粒砂粒,现在跟着刮拭的行动,将储存的津液一点点渗进皮肤。叶承天看着石斛茎在曲池穴磨出的浅痕,俄然想起春日在崖壁上见过的石斛根须——它们沿着岩缝发展,每道曲折都暗合人体经筋走向,现在手中的茎秆,不恰是六合赐给医者的天然银针?

“师父,为何芒种前后的石斛最是润口?”少年的鼻尖靠近茎秆,嗅到一丝混着岩石潮气的贫寒,像暑天里第一口井拔凉水的味道。叶承天的竹杖轻点岩壁上蜿蜒的苔痕,那边正有细流排泄,在石斛根须处聚成极小的水洼:“你看这岩壁,芒种的太阳把石面烘得发烫,可背阴处的潮气却比昔日重了三分——阳气浮于表,阴气始生于下,草木最懂六合的盈亏。”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无上圣尊    如意胭脂铺II    [快穿]金手指女配    吴少专宠:影后请低调    阴阳引路人    撩宠娇妻:墨少请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