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第3页/共10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子时的井台结着薄冰,怀瑾的铜灯映出井壁上的青苔,恍若百年前曾祖父提灯取水的身影。当陶瓮浮出水面时,封泥上的“光绪壬寅”字样清楚如昨,敲开的刹时,陈蜜的甜香混着雪水的清冽劈面而来,竟比新蜜多了份沉郁的草木气。

他蹲下身用银针点刺患儿指尖,挤出的血珠呆滞不流,再看舌苔皆呈灰紫,俄然想起《诸病源候论》中"谷道垢浊,因饮食生冷不洁"的记录。挨家挨户访问时,发明统统患者都有同一个症状:拂晓前腹痛如绞,泻下物臭如败卵,且病发前两日都曾饮用过村西头的响水溪。当他跟着担水的农妇走到溪边,腐藻味混着铁锈味劈面而来,上游百米处的破庙废墟下,正有几具死猪泡在浅滩里,白花花的肚子翻着蛆虫。

第二日中午,日头最毒时,他的嘴唇已干裂出血。有弟子偷偷跪在他身后,被他喝止:"学医之人,怎可等闲言弃?"可当他望向院墙上的《采药图》,瞥见曾祖父笔下的紫芝时,喉咙俄然哽住——画中芝草的纹路,竟与石像上孙思邈衣袂间的紫芝一模一样,而实际中,它们都消逝在干旱的地盘里。暮色四应时,他俄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仪征救治咳喘患者,也是这般走投无路时,转而从脾胃论治,竟获奇效。"医者仁心,不是求神拜佛,是求诸本心啊..."他对着银杏树说出声,树皮的裂纹仿佛在点头。

今后每个晨光熹微的卯时,林砚之便跟着师父辨认药圃里的百种草木。陈松年摘下带露的紫苏叶,让他含在舌尖品五味:"辛温归肺,生用发散,蜜制润肺,你看这叶脉走向,不正合肺经循行?"暮色四应时,师徒二人常对着摇摆的油灯研读医案,陈松年总让他先析脉案,如有偏差便用狼毫在旁批"此症当辨真假,勿为表象所惑",那些朱红讲明垂垂积满半本《临证指南医案》。

喜好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师保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申时,阿林从古井打回一桶水,水面竟漂着数点金粉般的光斑——恰是银杏根下的紫芝孢子。叶承天将孢子溶于温酒,用竹筷蘸着,在墨客父亲的药方上画了个太极图:“前人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这孢子便是草木之‘灸’,借酒性通达十二经。”

在山腰的破庙里,面对高烧抽搐的孩童,陈松年让林砚之先拟方。少年看着孩子口唇焦裂、疹色紫暗,想起《幼幼集成》里"麻为阳毒,贵得透发",却踌躇是否该用石膏。师父摸摸他冰冷的手背:"观其舌绛而干,乃热入营血,当用犀角地黄汤加减,佐以蝉蜕透疹。"说罢亲身掌勺,教他把握武火煎药的时候——沙锅里的药汁沸腾三次,恰如更鼓三声,暗合《汤液经法》的火候之道。

晒场角落的樟木箱“吱呀”翻开,陈伯捧出一摞泛黄的桑皮纸,上面用蝇头小楷记取收晒日期:“三月三采的柏叶要阴干,端五的艾需得中午割,霜降后的松果才够火候。”纸页翻动时,有藐小的碎屑落在林砚之手背上,他俄然发明每张纸的边角都画着小图案:晒干的陈皮旁画着裂开的橘子,炒过的白术边描着戴斗笠的药农——本来药材的故事,都藏在这些歪歪扭扭的画里。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唐朝好男人    光明神印    从红雾开始    吴限宇宙    不做包子好多年    登临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