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斗笠下的困重影[第4页/共1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您看这足三里,”叶承天用艾条尾端轻点她膝盖下的凸起,“胃经的合穴,比如炒茶锅的炉心,火候足了,锅里的茶才经得起翻炒。”他说话时,药泥里的焦三仙颗粒正被体温渐渐硬化,紫痕边沿的青肿处排泄淡红的赤色,像冻僵的地盘开端回暖。采茶女盯着艾条上跳动的火星,俄然想起客岁腐败前炒茶,火候不敷的那锅茶总带着青涩,正如她这被湿寒困住的脾胃,本来也需求如许恰到好处的“火候”来唤醒。

他正待细问,竹篓里飘来的茶香俄然拐了个弯,混着一丝如有若无的霉朽之气,像梅雨季里没晒干的织物。低头细看,她衣衿上的茶渍已发黑,呈不法则的圆斑状,边沿泛着灰白的盐霜,明显是前日的水渍叠着本日的新露,层层洇染在粗布纤维里,连靛青色都被浸得发乌,好似湿土上沤烂的枯叶。

草木的水土应和

窗外的雨丝俄然密了些,打在青瓦上沙沙作响。采茶女望着医馆墙上挂着的《令媛方》抄本,笔迹被潮气浸得有些恍惚,却感觉那些泛黄的纸页,倒比本身这身子骨更干爽些。腕间的脉象还在缓缓搏动,像春溪里被水草缠住的细流,总也冲不脱那份沉甸甸的滞涩。直到叶大夫将开好的药方递给她,叮咛着"茯苓要掰成小块,白术得用蜜炒过",她才惊觉竹篓还沉甸甸地挂在臂弯,可不知为何,听着这些带着草木气味的药方,竟感觉肩头的湿气,仿佛淡了那么几分。

医案翻到末页,焦三仙外敷的记录旁,他特地绘了小小的竹篓与药泥——焦麦芽的钩状、焦山查的瓣纹、焦神曲的蜂窝孔,在墨线里活起来,仿佛能瞥见药泥敷在紫痕上时,焦香如何穿透肌表,唤醒被湿困的脾胃之气。足三里灸的部分,他用朱笔点了个红点,旁注“如茶锅之炉心”,想起艾条悬灸时,采茶女腰间的紫痕如安在温热中垂垂褪去,如炒茶时火候到了,青气自散。

叶承天哈腰往竹篓里放那株小树苗时,晨露正从医馆檐角滴落,在树苗根部的红土上溅起细响。三寸高的陈皮树幼苗裹着浸过药汁的棉纸,骨干上的青褐色树皮呈不法则纵裂,细细打量竟像幅微缩的人体经络图——蜿蜒的纹路从根部向上伸展,在右边腕骨对应的位置分出三道细枝,恰合足太阴脾经“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的走向。

晌午的药园笼在薄纱似的雨雾里,百大哥松的虬根间,几簇茯苓正从苔衣覆盖的土缝里探出头。阿林蹲下身,指尖掠过菌盖大要的云纹——那浅褐色的头绪在雨丝浸润下愈发清楚,像被谁用焦墨重新勾过,边沿凝着的水珠滚而不落,将全部茯苓映得如同浸在虎魄里的陈腐经络图。

暮色漫进医馆时,叶承天正就着松脂灯研磨徽墨。砚台里的墨汁泛着松烟的青幽,与药园飘来的陈皮香缠成一缕,在泛黄的宣纸上洇出浅淡的水痕——他提笔写下医案时,窗外的白术苗正顶着暮色伸展叶片,新栽的陈皮树在风里轻晃,树影透过雕花窗棂,在“脾失健运”四字上投下细碎的刺影。

茯苓汁是早上煎药时特地滤出的头道汤,乳白中泛着松脂的淡金,调入药粉时收回“沙沙”的细响,凝成的膏体带着颗粒感,却在触到皮肤的顷刻化作温软的泥——焦麦芽的纤维轻擦着瘀肿处,焦山查的果酸带来纤细的刺痒,焦神曲的谷香混着茯苓的清润,像有人用晒暖的粗麻布,悄悄揉按久浸冷水的肌腱。“这焦香能醒脾开胃,”叶承天指尖在药泥上点出几个凹窝,“就像您炒茶时,锅气到了,青气才会散,香气才气聚。”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与青丘狐狸少主青梅竹马的日子    [综]审神者是漫画家    为你千千万万次    升级成神    变身跨界女神    西游木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