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山经(2)[第3页/共5页]
【译文】
【注释】
【原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座箕尾山,有富强的构树,盛产涂石,山上另有很多琈玉。
【译文】
①茇:能够是“芫”的误写。芫即芫华,也叫芫花,是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先着花,后生叶,花蕾可入药,根茎有毒性。
再向西二百里,是熊耳山,山上是富强的漆树,山下是富强的棕树。浮濠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另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草,长得像苏草而开红花,叫作葶苧,是能毒死鱼的。
【注释】
【原文】
①井:井是野生开挖的,泉是天然构成的,而本书记叙的山之统统皆为天然事物,以是,这里的井当是指泉眼下陷而低于空中的水泉,形似水井,故称。
【注释】
【译文】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榖柞①,其草多芫,其阳多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
再向东五百里,是朝歌山,山谷里多出产良好垩土。
【原文】
【原文】
【原文】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注释】
【原文】
【注释】
再向西十里,是廆山,山的北面盛产琈玉。在这座山的西面有一道峡谷,叫作雚谷,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构树。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野鸡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身上通红如火倒是青色嘴巴,叫作鸰,它收回的叫声便是本身称呼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做恶梦。交觞水从这座山的南麓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洛水;俞随水从这座山的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谷水。
【注释】
【原文】
再向东十里,是良余山,山上有富强的构树和柞树,没有石头。余水从良余山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黄河;乳水从良余山南麓流出,然后向东南流入洛水。
①石:即玤石,是次于玉石一等的石头。
①蒐:即茅蒐,现在称茜草。它的根是紫红色,可做染料,并能入药。②獳犬:发怒模样的狗。
再向东南十里,是蛊尾山,盛产粗磨刀石、黄铜。龙余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洛水。
再向西二百里,是白边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石青、雄黄。
①:神灵。②蘖酿:蘖,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蘖酿就是用曲蘖酿造的醴酒。这里泛指美酒。③干儛:当代在停止祭奠活动时跳的一种跳舞。干,即盾牌,是当代一种防备性兵器。儛,同“舞”。干儛就是手拿盾牌起舞,表示寂静昌大。④刉:亦作“刏”。划破,割。
【原文】
①櫄木:与高大的臭椿树类似,树干能够做车辕。②:音交,即秦,一种可作药用的草。
【译文】
【原文】
①赤:即雉,也叫锦鸡,像野鸡但小一些,冠子羽毛都很美,色采素净。
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①。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此中多苍玉。吉神②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六合气也。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