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净行品第十一[第4页/共8页]
别离笔墨说四谛,决定义理说四谛,善破于他说四谛,非外所动说四谛,
若能超出四魔境,则得至于不退地;若得至于不退地,则得无生深法忍。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求请削发,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停滞。
若知统统众生行,则能成绩诸群生;若能成绩诸群生,则得善摄众生智。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若得生在如来家,则善修行巧便利;若善修行巧便利,则得信乐心清净。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统统,不善之业。
菩萨右手放净光,光中香水从空雨,普洒十方诸佛土,扶养统统照世灯。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我今已为诸菩萨,说佛往修清净行,仁亦当于此会中,演畅修行胜功德。”
彼一尘内浩繁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泛博或狭小,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各种,无乖诤法。
著僧伽梨,当愿众生:入第一名,得不动法。
如来十力无所畏,及以十八不共法,统统无量诸功德,悉以示现度众生。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若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则彼所行无与等,诸天世人莫能知。
若其愿力得安闲,普随诸趣而现身,则能为众说法时,音声随类难思议。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十方统统诸赞美,称叹如来实功德,如是各种妙言辞,皆从掌内而开演。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烈火常炽然,菩萨为现老病死,令彼众生悉调伏。
若得善摄众生智,则能成绩四摄法;若能成绩四摄法,则与众生无穷利。
或复有成或有坏,或有正住或傍住,或如郊野热时焰,或如天上因陀网。
能以一手遍三千,普供统统诸如来。
或边咒语说四谛,或善私语说四谛,或人直语说四谛,或天私语说四谛,
若为诸佛所忆念,则以佛德自寂静;若以佛德自寂静,则获妙福端严身。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实在相。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统统。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统统胜妙功德;统统人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统统声闻、缘觉,所不能动。”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劫中饥荒灾害时,悉与人间诸乐具,随其所欲皆令满,普为众生作饶益。
见降低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胆小。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统统恶。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统统,如同桥梁。
若统统佛现其前,则了神通深密用;若了神通深密用,则为诸佛所忆念。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绩佛身,证无相法。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世死海,具众善法。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若能开演无边法,则能慈愍度众生;若能慈愍度众生,则得坚毅大悲心。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