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9[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25、则如:那就不如。这两句说:如果顾恤对方的年白叟,那还不如干脆伏输了吧。

隘而不列:受阻于险要之地而未成阵。

23、这两句说:(对方)虽受创伤但没有完整丧失战役力或者放下兵器,如何能够不再打击呢?

《左传》

24、爱:顾恤。

二毛:头发斑白的白叟。

鼓儳可也:进犯未成列的仇敌是能够的。

这句说:军队本是按着无益机会而行动的。

这句说:金鼓是用以鼓励士卒的气势的。

2、子鱼论争

17、阻而鼓之:操纵仇敌受阻的机遇而打击他们。

儳(chan蝉音):不整齐,这里是说“未成列”。仇敌还未成列,恰是绝好的打击它的机遇。

齐桓公身后,宋襄公起来同楚国争霸,跟楚国争夺郑国。鲁僖公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到楚国去,宋襄公便结合卫国、许国、滕国去打郑国。

3、大司马:主管天下军政的官。固:公孙固,字子鱼,宋襄公的庶兄。

4、商:商朝。宋是商朝的后代,弃商就是说弃宋。

对这统统,作者通过公孙固的话,赐与有力的攻讦,指出“阻隘”和“鼓儳”,就是挑选无益的情势和无益的机会作战,那样才合于计谋防备的原则。

不鼓不成列:不打击没有排好阵列的仇敌。当代用兵,鸣鼓以战,这里的“鼓”是动词,意义是鸣鼓进军,也就是打击。

未既济:还没有完整度过泓水。既,尽。

18、犹:尚且,还。这句说:还怕不能取胜呢。

26、春秋时候,诸侯大国全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这里的“全军”泛指军队。

此次战役产生在公元前638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当时,周王朝已经式微,强大的侯国起来争霸。作为盟主,齐桓公是春秋期间的第一个霸主。

21、这两句说:能够抓住的就抓过来,何况是半老的人呢。

12、君子:有品德的人。

毛主席把泓(hong洪音)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为古涣水的支流)之战中的宋襄公作为背面课本来加以批评道:

19、今之勍者:当前与我们争强的人。

当时楚国强大,宋国强大,宋国的公孙固是以指出:“小国争盟,祸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既不肯接管精确定见,临战又不会兵戈,因此遭到惨败。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全军以操纵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成。”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左传》

10、门官:守门的官(平时给国君守门,出师则在国君摆布保护)。

十一月里,楚国来救郑国,便产生了此次战役。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乡野桃花小神医    死灵法师的我,苟在末日疯狂升级    重塑人生三十年    巫医修仙手册    重生明星音乐家    无敌丹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