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2页/共3页]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明道若昧﹔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故满足之足,常足矣。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死而不亡者寿。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开其兑,济其事,毕生不救。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广德若不敷﹔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故道生之,德畜之﹔
出世入死。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以其生之厚。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满足者富。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大器晚成﹔
强行者有志。
道常知名。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谷得一以生﹔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是谓袭明。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有为而无不为。
善建者不拔,
无执,故无失。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风雅无隅﹔
执大象,天下往。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质真若渝﹔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六章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