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美人书(9)[第1页/共6页]
盖均为女子,而彼则咳唾珠玑,心肠斑斓,自非丹书案畔,吹落步虚之声,安得碧玉楼中,秀夺飞琼之貌。是以西施既倾吴国,而五湖一棹,竟飞云而逝,至今浣纱石上,响屟廊边,令人睹遗址而恋恋也。
其二
其六
荔枝香冷丛兰远,难过东风梦不归。
二水遥从帆影合,六街应骤马蹄轻。
琰复笑曰:“妾实薄柳陋质,岂敢妄拟名葩。讽君佳咏,唯有感愧罢了。”
近逢七七时颠末,传得瑶池宝篆书。
其八
琰皆不听,乃反赵夫人之意,而戏作一词,以付碧桃曰:
点额返来无穷羞,还将闲绪觅风骚。
笑问先生那边去,楸枰移在玉莲峰。
其二
琰尝晓妆初毕,思得名花插缀。忽见颖内行擎海棠一枝,含笑而来,即为琰簪在鬓旁曰:“侬爱卿,以是知卿所爱,然不过以此装点绿云。海棠虽艳,岂能解语?而伯虎乃谓‘不如花窈窕’,诚谬谈也。”
纵横诗酒十余年,文似相如气浩然。
洞门不闭丹炉静,唯有松花绕涧多。
无何,颖生又当秋试,临行之日,琰赋诗为送曰:
琰极好诗,每得一题,虽凝神竟日不倦,必至工丽而后已。颖生敏于作文,而诗颇平平。故每有所作,属琰裁削。
只须一笑能倾国,岂羡昭阳殿里人。
一念才萌姑已悉,银鞭忽自暗中挝。
得托衾帐惠,只怜庸陋姿。
碧桃感慨不已,亦赋五言古体为谢曰:
上《粉蝶偷花》颖生
松色青青似翠裙,一拳美石更含情。
戚属中有沈媛者,亦安闲讽琰曰:“非是妾辈,乐居妒忌之名。而防微杜渐,决宜估计。盖希宠进谗,巧妇之舌;因新疏旧,男人之心。故常常恩深于未纳宠之先,而情乖于既纳宠以后。其始也,虽极顺从不容,订誓款款,尚难保其情无变动,至老不娶。及至娶矣,虽极严声厉色,防备甚密,犹未免有宠夺恩移之虑。故饮食不容共桌,同寝不准竟夕。任爱婢觉得亲信,谨流派以绝暗偷。夫岂乐于用心哉,特防患于已然耳!今吾姨乃待以姊妹之情,任其专房之宠,是何异太阿倒授,而绿衣黄里之咏,必不免矣!然不唯是也,甫至金陵即置一妾,将来再往招考,保不致继碧桃而更娶者乎!此卓文君之白头咏,不得不作;而苏若兰之回文锦,不得不织也。辱居至爱,辄敢正言,唯姨念之。”
琰有表妹张氏、郑氏者,性俱妒悍。尝以吉席会饮,张氏密谓琰曰:“姊与苏郎结缡未几,何乃绝无主张,即许纳宠。殊不知纳宠以后,其害有不成胜言者。盖男人之心,恒慕新而厌旧。彼即容色不如我,犹有可虞。而况我长彼少,既膺新进之宠,复挟窈窕之姿,是我之恩日疏,而彼之恩日密矣!矧我以一人耳目,岂能时候防闲,在彼两意相投,何难欺弄。必致偷欢月下,调笑风前,是我之情日去,而彼之情日专矣!甚且彼或生子,必倚胤嗣觉得重,而饮食之美与我相若也,衣服之丽与我相敌也。我负浮名,彼专恩好。是我之爱日衰,而彼之爱日笃矣!姊之聪明远胜于我,何乃计不出此,若不早图,噬脐何及!”
小鬟将诗进房,琰朗咏一过,欣然笑曰:“诗意妙绝,尚可恕也。”疾呼启户,亲身秉烛而迎。
葫芦收括乾坤物,云雨风雷日月星。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