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下的低热影[第3页/共10页]
“芒种低热,责在气阴两伤。”笔尖在“责”字上稍作停顿,墨色在竹纤维间洇出温润的边痕,好似石斛茎秆在陶碟里晕开的黏液。他记得煎药时,新奇石斛的“津液纹”在砂铫中伸展,那些浅褐色的天然纹路跟着水汽蒸腾,竟在窗纸上投出人体经络的影子——茎秆鼓胀处对应胃脘,节痕凸起处照着大椎,清楚是草木将本身化作了人体津液的舆图。
“石斛得岩壁之阴,承雾露之精,其形中空似管,正合三焦水道;西洋参生西方膏壤,吸晨露金气,须上七露应乎七星,气阴双补而无燥烈之虞。”他说着将药材投入沸水中,石斛在沸水里伸展如岩壁上的藤蔓,西洋参须根则像在晨雾里重新抽芽,而那半片西瓜翠衣,竟在热气中缓缓伸展开蜷曲的边沿,青面朝上承接暑气,白瓤向下引阴液,好似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在药汤里游动。
叶承天接过石斛,指腹触到茎秆上天然构成的“津液纹”——那是岩壁渗水时在草木表皮留下的印记,浅褐纹路蜿蜒如人体任脉走向,在晨光里竟泛着珍珠母贝的虹彩。他取来竹刀从中节剖开,晶莹的黏液回声涌出,在陶碟里聚成小小的水洼,更奇的是,黏液大要竟天然凝出个隶书“津”字,笔划间还连累着细如发丝的银线,恍若六合用草木之笔,在人间写下的解暑秘符。
最妙是那芒种露,经火一煎,水汽中便浮起如有若无的麦香——原是采露时,竹节曾搁在麦穗堆里,让灌浆期的阳气悄悄渗进了阴液。叶承天望着砂铫里高低翻涌的药汁,石斛的黏液已化作透明的丝络,将西洋参的甘润与西瓜翠衣的清冽连累成网,恰如人体经络在暑热中重新贯穿。当第一缕药香飘出窗棂,院角的麦穗正巧被风撞出簌簌声响,仿佛六合万物都在照应这剂“水火既济”的良方——岩壁的清泉、晨间的白露、经霜的瓜衣、灌浆的麦气,都在这小小的砂铫里,变成了津润身心的时节之味。
“暑气已入太阳经,灼伤督脉津液了。”他的拇指顺着石斛茎节悄悄摩挲,指腹触到茎秆大要精密的纵纹,恍若抚过人体隐现的经络走向——这长在绝壁背阴处的灵草,总在岩壁裂缝里攒聚云雾的精魄,茎秆浑圆饱满如婴儿小臂,中空的管道里储存着山间晨露,现在被患者体温烘得微微发烫,连叶鞘包裹的芽苞都排泄一星水痕,好似人体被暑热煎迫而外泄的阴液。
“叶大夫……”他开口时,沙哑的嗓音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麻雀,那声音像是晒枯的麦秆在石磙下碾过,带着细碎的裂缝。说话间有热风卷着麦香涌进医馆,却盖不住他身上混着的汗腥与暑气,汗巾早已被渗入,边沿滴滴答答落着水,在青砖地上画出深浅不一的圆斑,像极了凉席上被虚汗洇湿的印记。
阿林俄然重视到石斛叶片的夹角比春日伸展了些,新抽的芽苞正朝着岩壁暗影发展,叶柄处凝着的水珠竟在阳光下分出七彩光晕。叶承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草木的脾气最是随顺骨气。芒种前,麦穗在日头下灌浆,石斛在背阴处攒阴——它的茎秆为何中空如管?恰是为了把地底的阴气化作可运送的津液,顺着这天然的管道往梢头送,就像人体的胃腑,既要接受暑热的蒸腾,又要把水谷精微化成津润满身的津液。”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