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下的困重影[第2页/共14页]
医馆的木楼梯传来阿林抱药罐的响动,窗外的茶园在雨后泛着新绿,模糊能闻声竹篓相碰的脆响。采茶女望着本身腕上被竹篓勒出的红痕,现在竟不再那么灼痛——胃脘部的沉坠感退潮般褪去, replaced by a坚固的暖意,如同晒透的棉被裹住了寒湿的骨节。叶承天清算药碟时,茯苓块上的水珠刚好滴在她衣衿的霉斑上,晕开的水痕里,那些发黑的茶渍竟淡了些,像被药气烘出了一线朝气。
药香漫过雕花窗棂时,檐角铜铃与远处茶园的竹哨呼应和。叶承天用竹筷悄悄搅动药液,看茯苓片在旋涡中沉浮,白术粉垂垂融成乳白的汤汁,生姜片已伸展成手掌状,恰如脾土运化时伸展的肌理。“五行当中,土生金,金生水,”他指着药罐里蒸腾的水汽,“这茯苓借松脂之阳化脾湿,白术禀土气之厚健脾胃,再以天露为引,陈皮为使,恰是顺了六合之气的流转。”
次日凌晨的阳光斜斜漫过医馆青瓦,檐角冰棱熔化的水滴在石阶上敲出清越的节拍。采茶女挎着半旧的竹篓立在门槛处,竹篾裂缝间漏下的明前茶尖在晨风中悄悄颤抖,竟比昔日多了几分灵动——她的脊背不再像被雨水压弯的茶枝,脚步踏在青砖上的声响如茶枝拂过竹帘,带着说不出的轻巧。
药园的风俄然转了向,阳面茯苓的浓烈药香与阴面的清润之气在半空相撞,竟分出了光鲜的层次——前者如炒茶时的锅气,刹时激醒感官;后者如泡茶时的汤韵,需静下心来细品。阿林想起师父常说“用药如用兵,需知真假”,现在看着两簇茯苓,俄然明白实证如内奸来犯,需派锐卒速战;虚证如内涝久积,需遣良臣缓治。
叶承天翻开西墙根的樟木箱时,松木香气混着泥土的沉郁劈面而来。箱底垫着新晒的桑皮纸,三枚碗口大的“云台茯苓”悄悄躺着,菌盖大要的云纹在晨光里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芒——这是雨水骨气前,他亲身在海拔八百尺的黑松坳寻得的老根茯苓,长在背阴的松根褶皱间,吸饱了十二年松脂精华,触手凉润如温玉,指腹轻叩竟有金石之声,那天然天生的褐色纹路蜿蜒交叉,好似人体足太阴脾经的走向图。
医馆晨记:
雨水茯苓
跟着药块挪动,采茶女俄然咬住唇——本来紧绷如绷弦的胃脘处,竟像揉开了团浸了雨水的面团,滞涩感顺着指下的力道层层化开。她瞥见茯苓大要的褐色纹路在皮肤上投下浅淡的影,恍如有人用草木的经络在她体内画了幅祛湿的符。“像...像春阳晒化了背阴处的残雪。”她喃喃自语,指尖无认识摩挲着粗布衫上的茶渍,那边还留着方才药块划过的温度。
叶大夫从紫檀木药柜前回身,见她眼皮浮肿如浸了水的茶包,唇角泛着青白,舌苔白腻得像是新煮的糯米粥上凝着的米油,边沿还泛着淡淡的齿痕,好似茶盏久未洗濯留下的水锈。诊脉时触到她腕间皮肤凉津津的,脉管在指下滑动如春雨浸润的黏土,黏腻而迟缓,带着泥土般的沉钝,仿佛连血脉都被春寒冻得发僵。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