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山经(1)[第2页/共5页]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此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译文】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镫之山,多赤铜。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原文】
【注释】
再向东十里,是座山,山上盛产味道甜美的枣子,山北面还盛产琈玉。正回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黄河。水中发展着很多飞鱼,长得像小猪却浑身是红色斑纹,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怕打雷,还能够防备兵灾。
【译文】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此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①身,鸟翼而蛇行②,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再向西二百里,是蔓渠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小竹丛。伊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洛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叫作马腹,形貌是人一样的面孔虎一样的身子,收回的声音如同婴儿哭泣,是能吃人的。
【译文】
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是葌山。葌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石青、雄黄。山中有一种树木,长得像棠梨树而叶子是红色的,叫作芒草,能够毒死鱼。
【译文】
【原文】
再向西一百五十里,是独苏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而到处是水。
①龙骨:据前人讲,在山岩河岸的土穴中常有死龙的骨,而发展在这类处所的植物就叫龙骨。②痤:即痤疮,一种皮肤病。
【原文】
【原文】
【译文】
【注释】
再向西二百里,是昆吾山,山上有丰富的赤铜。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猪却长着角,收回的声音如同人嚎啕大哭,叫作蚳,吃了它的肉就会令人不做恶梦。
【原文】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此中多葌草①。
【原文】
再向西三百里,是阳山,到处是石头,没有花草树木。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化蛇,形貌是人的面孔、豺一样的身子,有禽鸟的翅膀却像蛇一样匍匐,收回的声音如同人在呵叱,在哪个处所呈现那里就会产生水患。
【注释】
【译文】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再向西三百里,是座鲜山,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但不发展花草树木。鲜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鸣蛇,长得像普通的蛇,却长着四只翅膀,叫声如同敲磬的声音,在哪个处所呈现那里就会产生大水灾。
【原文】
再向东十五里,是座涹山,山上有丰富的铜,山北面盛产铁。
①葌草:葌,同“蕑”,而蕑即兰,则葌草就是兰草。
【原文】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①。北望河曲,是多驾鸟②。南望渚,禹父③之所化,是多仆累④、蒲卢。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此中有鸟焉,名曰,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⑤,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