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东山经(2)[第2页/共4页]
再向东北二百里,是座剡山,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猪倒是人的面孔,黄色的身子上长着红色尾巴,叫作合窳,收回的声音如同婴儿哭泣。这类合窳兽,是吃人的,也吃虫和蛇,一呈现天下就会产生水患。
【译文】
【原文】
【注释】
①牙:这里指锋利锋利的暴露嘴唇以外的大牙齿。
【原文】
再向东二百里,是太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富强的女桢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牛倒是白脑袋,长着一只眼睛和蛇一样的尾巴,叫作蜚,它行经有水的处所水就干枯,行经有草的处所草就枯死,一呈现而天下就会产生大瘟疫。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劳水,水中有很多鱼。
【译文】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①。
【译文】
【注释】
【译文】
①鲋:即鲫鱼,体侧扁,后背青褐色,腹部银灰色,肉味鲜美。②蘪芜:就是蘼芜,一种香草,叶子像当归草的叶子,气味像白芷草的香气。据前人讲,因为它的茎叶靡弱而庞杂,以是如许叫。③:同“屁”。
总计东方第三列山系的开端,自尸胡山起到无皋山止,一共九座山,路过六千九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身子却长着羊角。祭奠山神:在毛物顶用一只公羊做祭品,祀神的米用黄米。这些山神,一呈现就会起大风、下大雨、发大水而破坏庄稼。
【译文】
①榑木:即扶桑,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叶似桑树叶,长数千丈,粗二十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而太阳就是从这里升起的。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胡,其鸣自。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译文】
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注释】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水,此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①而一目,其音如欧②,见则天下大旱。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①,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此中多鳣鲔②。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是诸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这座山,周遭一百里,有很多寐鱼。
再向南行八百里水路,是座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桃树和李树,而野兽大多是老虎。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颠末流沙五百里,有一座山,叫跂踵山,周遭二百里,没有花草树木,有大蛇,山上有丰富的玉石。这里有一水潭,周遭四十里都在喷涌泉水,叫作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水中还发展着一种鱼,长得像普通的鲤鱼,却有六只脚和鸟一样的尾巴,叫作鱼,收回的叫声便是它本身称呼的读音。
当代人用玉器祭奠神的专称。
①牡:鸟兽的雄性。②黍:一种谷物,性黏,籽粒供食用或酿酒。在脱皮今后,北方人称它为黄米。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