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四)[第2页/共3页]
认命的光海君派来的认命崔忠孝,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再次无喜无悲地向朱由校三拜九叩,起家决然道:“下国多谢圣明天子和诸大臣的仁慈之心,只是下国并无委曲,此国书皆出于志愿。”
当朝鲜国书流转了一圈,再回到天子案前,御史王心一便昂然上前,指着国书对朱由校怒道:“启禀陛下,自太祖高天子以下,历代大明天子皆仁爱天下,宠遇藩国臣民,方有万民敬佩,万国来朝之气象。何为,乃天下共主,礼节之邦也!而观此朝鲜国书,荒唐!”
王心一咬牙道:“但是沈重和定边军威胁尔等,当着天子和内阁重臣,无妨实说委曲,有何可骇?”
“臣亦附议!”
崔忠孝回身对朱由校拱手谢道:“万积年间,大明天子援朝抗倭,千万两军费,十数万将士的心血,亦未曾问过下国代价多少。”
王心一更怒,对崔忠孝嘲笑道:“无偿供应煤铁,百两白银租借铁山,同意定边军驻扎济州岛,亦是贵国至心,尔等可知要支出代价多少?”
报国三策,上策入广宁尽收辽东兵权,中策集合山海关之兵力守广宁卫,下策严守山海关不出。
等幕僚看完手札,王化贞苦笑道:“虎墩兔汗食言,四十万蒙古雄师至今没有音信。孙得功尚未完整压服李永芳来降,而可爱的沈东海,吾几次去信要求两军共同规复辽南,他却置之不睬,的确不将吾放在眼里。现在建奴主力西调,似有效兵广宁的能够,先生来信斥吾大话欺人,张部堂也来信说,若再无行动功劳,恐天子愈发信重熊飞白,吾将难以有为也。”
“王大人说得好,臣附议!”
一时候朝廷高低哗然一片,言官御史群情主动,誓要当朝拉下国之奸佞,趁便给其幕后黑手一个没脸。而内阁六部重臣,皆是冷眼旁观,欲要看这一对少年昏君近臣的笑话。
因而,叶向高领头,群臣有气有力山呼万岁,趁便气呼呼地感激朝鲜君臣的赤城之心。
那幕僚想了想,笑道:“大人何必忧愁!吾有一策,可解大人两难之局,此策若成,大人必可进退自如于一时。”
朝鲜国书,汉文在上,朝文鄙人,格局恭敬,笔迹端庄,首尾称呼,谦虚知礼,一如畴前旧例。唯有说话,言简意赅、不加润色,唯有盟约,低三下气、毫无国体,唯有文风,一股王霸之气劈面而来,让人汗颜不已。
朱由校听得口水涟涟、啼笑皆非。内阁学士双目微垂、神游天外。六部重臣装聋作哑、沉默无语。礼部尚书史继偕神情鲜明、风采全无。而一众御史言官,皆是义愤填膺、感同身受地看着跪伏于地、无喜无悲的朝鲜特使,崔忠孝大人。
朱由校哈哈大笑,起家而下,拉着冲动地浑身颤抖的崔忠孝,情深意切说道:“斯言大善!大明朝鲜俱为一体,何谈你我之分?光海君之情,朕心领之,且从尔所愿,当与朝鲜联袂,与建奴决一死战!”
见王心一和一众御史还要逼问,崔忠孝把心一硬,回身对朱由校拱手道:“定边军不辞辛苦、不避存亡,万里横渡大海,主动为下国毁灭匪患,行军途中曾山呼标语,说救朝鲜就是救大明,保朝鲜就是保故里,下国臣民感同身受,亦愿与上国一起力抗建奴之乱。救大明就是救朝鲜,保大明就是保故里!”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