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四)[第1页/共3页]
王心一咬牙道:“但是沈重和定边军威胁尔等,当着天子和内阁重臣,无妨实说委曲,有何可骇?”
山海关,陈策从须弥岛返来,疾步走入经略府司,将沈重的复书呈给了熊廷弼。熊廷弼展开一看,只要寥寥数语。
魏忠贤走下玉台,上前和顺扶起崔忠孝,将其强按在小寺人搬来的座椅上,不阴不阳说道:“崔大使,诸大人皆为贵国鸣不平,不知此中可有曲解?即便国主真是为人欺辱,国书乃无法之举,亦可诉于天子,以求公允!
手机用户请浏览浏览,更优良的浏览体验。
朱由校听得口水涟涟、啼笑皆非。内阁学士双目微垂、神游天外。六部重臣装聋作哑、沉默无语。礼部尚书史继偕神情鲜明、风采全无。而一众御史言官,皆是义愤填膺、感同身受地看着跪伏于地、无喜无悲的朝鲜特使,崔忠孝大人。
并且就算有实证,我敢给您交上来吗。一万最精锐的火枪兵,不敷一炷香的工夫,被三千海匪杀得屁滚尿流,横尸二千。更不消说厥后另有五千铁甲和百门火炮,再厥后另有二百余艘海军战船,再再厥后就是须弥岛的上万定边军,另有力压八旗的百战名帅沈东海,以及他手里的西人党魁首,朝鲜国王的无益合作者,绫阳君李倧。
“倭寇海匪”欲残虐朝鲜,定边军“侠骨柔肠”,千里“救济”。没人瞥见的清津港海战,不徐不疾、半死不活的追击战,等我们求着上门订立盟约,一声号角就让三千悍匪逃之夭夭的击溃战,海匪连条裤衩都没留下,那里另有实证。
那幕僚笑道:“现在鞑子主力皆在广宁方向,辽南辽右必定空虚。大人何不派一良将,带领少量人马东进,趁机光复辽右失地。旦有所得,则为大功。就是最后失利,也不过略有丧失,并且必定激愤鞑子,从而将祸水引向定边军,暂解鞑子对广宁的威胁。”
朱由校心中暗怒,却也没勇气惹火烧身,便道貌岸然、拿腔作调说道:“魏忠贤,快快扶崔忠孝起家,赐座。”
君可自择。
王心一更怒,对崔忠孝嘲笑道:“无偿供应煤铁,百两白银租借铁山,同意定边军驻扎济州岛,亦是贵国至心,尔等可知要支出代价多少?”
崔忠孝心中苦闷,国书乃是蒋海山制定,本身只是誊写人,除了格局和首尾,本身半个字都不敢改,这文风自是粗鄙不堪。
王化贞大喜,赶紧问道:“先生大才,是何良策?”
朱由校皮笑肉不笑地哼道:“恰是!定边军可曾放肆,国书可有无法,光海君可受委曲,固然说来,旦有实证,朕必为尔等做主。”
“臣亦附议!”
一时候朝廷高低哗然一片,言官御史群情主动,誓要当朝拉下国之奸佞,趁便给其幕后黑手一个没脸。而内阁六部重臣,皆是冷眼旁观,欲要看这一对少年昏君近臣的笑话。
朝鲜国书,汉文在上,朝文鄙人,格局恭敬,笔迹端庄,首尾称呼,谦虚知礼,一如畴前旧例。唯有说话,言简意赅、不加润色,唯有盟约,低三下气、毫无国体,唯有文风,一股王霸之气劈面而来,让人汗颜不已。
“臣等皆附议!”
王化贞俄然止住脚步,大声喝道:“来人,传毛文龙!”
那幕僚想了想,笑道:“大人何必忧愁!吾有一策,可解大人两难之局,此策若成,大人必可进退自如于一时。”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