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南水北[第2页/共4页]
现在,吾身材渐衰,力不从心。一日,独坐天井,看落日西下,回想平生所行之事,心中感慨万千。忽闻门别传来喧闹之声,出门视之,只见村夫们皆聚于此。
遂集众之力,募工匠壮丁,筹赋税物质。然工程浩大,所费甚巨,半途赋税渐乏,民力亦疲。有欲弃者,吾勉之曰:“此事关乎民生,功成则万民受惠,纵艰巨万险,亦当对峙。”世人感吾言,复振精力。
吾常登高远眺,山川还是,而人事已非。昔日之绿水青山,渐为雾霾灰尘所蔽;昔日之浑厚民风,渐为暴躁功利所代。思及此,不由潸然泪下。
工夫荏苒,数十载已逝。吾已垂老迈矣,然平生努力于兴品德、济民生、正世风之事,何尝有悔。
且夫尘凡骚动,情面冷暖,善恶难辨。奸佞之徒,巧舌令色,欺世盗名;忠诚之人,常常受压,无处伸冤。如此世道,正道何存?吾每念及此,何尝不忧心如焚。
忆往昔,艰苦备尝,然吾与志同道合者矢志不渝,方有本日之盛景。曾记否,兴建水利之时,世人同心合力,汗流浃背而不辞辛苦;抵抗寇乱之际,义士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而毫无惧色;整治恶吏之刻,百姓们众志成城,蔓延公理而果断不移。
吾观本日之世,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利之所趋,民气浮动,品德沦丧。虽有诗书礼节传世,然多束之高阁,鲜有人笃行之。世人溺于声色犬马,迷于功名利禄,心为形役,神为物累,何谈悟道行道?
是夜,吾梦入瑶池,见先贤孔孟,与之论道,欣然得意。及醒,知大限将至。遂唤儿孙于榻前,嘱之曰:“品德之事,关乎民气,关乎家国。汝等当继吾之志,不懈尽力,使品德之光,永照人间。”言毕,安然长眠。
又有恶吏,鱼肉百姓,横征暴敛。吾上书弹劾,与恶吏相斗。彼以机谋私,欲陷吾于囹圄。幸得百姓联名上书,为吾伸冤。朝廷察其奸,罢恶吏之职,百姓称快。
方今之世,科技日新而品德日颓。机巧之物流行,民气溺于假造之境,忘怀实在之糊口。收集之天下,虽广纳万象,然此中多虚妄不实之言、淫秽邪僻之事,勾惹民气,令人沉迷而不能自拔。
吾乡之地,今已物阜民丰,品德民风焕然一新。学塾以内,书声琅琅,莘莘学子,志存高远;郊野之间,麦浪滚滚,农者勤耕,仓廪充分;贩子之上,次序井然,商者诚信,货真价实。邻里敦睦,守望互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壮有所用。
且观国与国之间,争端不竭,烽火频繁。强者恃强凌弱,弱国饱受凌辱。资本之争,国土之议,民族之仇,宗教之恨,交叉骚动,使天下不得安宁。战役之祸,生灵涂炭,百姓流浪失所,哀鸿遍野。
又有邪教勾引民气,妖言惑众,聚徒敛财。吾恐其乱民智、坏民风,遂着文驳斥,亲往劝谕公众,明其邪伪。又请官府之力,加以严禁,捕其首恶,余众皆幡然觉悟。
或谓:“环球皆浊,汝独清;环球皆醉,汝独醒,何必来哉?”吾应之曰:“吾非欲标新创新,特以知己未泯,不忍见世道沉湎。虽力微势薄,然吾愿为一滴水,汇入公理之大水;愿为一粒沙,筑成品德之长城。”
至于家国之事,亦令人忧心忡忡。内有贪腐之患,外有列强环伺。国本不固,民生多艰。为政者若不能以民为本,清正廉洁,励精图治,国度何故强大,民族何故答复?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