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南水北[第1页/共4页]
至于家国之事,亦令人忧心忡忡。内有贪腐之患,外有列强环伺。国本不固,民生多艰。为政者若不能以民为本,清正廉洁,励精图治,国度何故强大,民族何故答复?
又有恶吏,鱼肉百姓,横征暴敛。吾上书弹劾,与恶吏相斗。彼以机谋私,欲陷吾于囹圄。幸得百姓联名上书,为吾伸冤。朝廷察其奸,罢恶吏之职,百姓称快。
时有外邦技艺传入,别致巧异。然村夫多有排拒,觉得坏我传统。吾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方为智举。”乃倡导学习外邦之长,以补吾之不敷。设工坊,聘技师,传习技艺,使村夫之出产、糊口皆有所进。
或谓:“环球皆浊,汝独清;环球皆醉,汝独醒,何必来哉?”吾应之曰:“吾非欲标新创新,特以知己未泯,不忍见世道沉湎。虽力微势薄,然吾愿为一滴水,汇入公理之大水;愿为一粒沙,筑成品德之长城。”
然吾坚信,人道本善,知己未泯。虽世风日下,仍有仁人志士,死守正道,力挽狂澜。有慈悲家捐帮助学,扶贫济困;有科学家用心研讨,造福人类;有艺术家死守初心,传播真美;有思惟家着书立说,开导民智。
一老者出,执吾手,含泪而言:“先生之恩,吾等世代难忘。若无先生,吾乡安有本日之繁华?”世人皆拜。吾亦泪盈于睫,答曰:“此非吾一人之功,乃世民气之所向,力之所聚也。”
又有邪教勾引民气,妖言惑众,聚徒敛财。吾恐其乱民智、坏民风,遂着文驳斥,亲往劝谕公众,明其邪伪。又请官府之力,加以严禁,捕其首恶,余众皆幡然觉悟。
且观国与国之间,争端不竭,烽火频繁。强者恃强凌弱,弱国饱受凌辱。资本之争,国土之议,民族之仇,宗教之恨,交叉骚动,使天下不得安宁。战役之祸,生灵涂炭,百姓流浪失所,哀鸿遍野。
光阴悠悠,吾乡之业渐兴,农商富强,闾里殷实。然吾未敢忘初心,常思民生多艰,欲使四方皆蒙惠泽。
巳月十四 晴
现在,吾身材渐衰,力不从心。一日,独坐天井,看落日西下,回想平生所行之事,心中感慨万千。忽闻门别传来喧闹之声,出门视之,只见村夫们皆聚于此。
是夜,吾梦入瑶池,见先贤孔孟,与之论道,欣然得意。及醒,知大限将至。遂唤儿孙于榻前,嘱之曰:“品德之事,关乎民气,关乎家国。汝等当继吾之志,不懈尽力,使品德之光,永照人间。”言毕,安然长眠。
吾观本日之世,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利之所趋,民气浮动,品德沦丧。虽有诗书礼节传世,然多束之高阁,鲜有人笃行之。世人溺于声色犬马,迷于功名利禄,心为形役,神为物累,何谈悟道行道?
且看山川大地,天然之景美不堪收。峰岭峻秀,河海壮阔。然人类之贪欲,使其蒙受粉碎。树木遭砍伐,矿产遭打劫,生灵遭涂炭。长此以往,地球将不堪重负,人类之保存亦将面对危急。
遂集众之力,募工匠壮丁,筹赋税物质。然工程浩大,所费甚巨,半途赋税渐乏,民力亦疲。有欲弃者,吾勉之曰:“此事关乎民生,功成则万民受惠,纵艰巨万险,亦当对峙。”世人感吾言,复振精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谓山川者,处人之所下,不困于心,不滞于物,不凝于人,故近乎于道。道常有为,兼容万物,大凶大恶之物,亦含于此。是人多非如此,故招致飞来横祸,唇死兵伤,若或者矣矣。然师者所传之道,非吾之道也,与之相道,须身材力行,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方可为之也。是故易生嫌隙,便即非一起人也。平生一世一双人,少时常常总羡之,悠悠来来卿或明,现在方知我是我。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