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西·白云寺[第2页/共3页]
正殿前面柱础上四周雕有号称“花中四君子”的兰、竹、梅、菊,有“禾蟹”(调和)图,有游鱼(不足)图,有龙凤呈祥图,等等不一。也有的柱子风化严峻,上面的图案被光阴风雨剥蚀得恍惚不清了。
白云寺石柱上的图文奉告我,在中国山西泽州一个偏僻的乡村,曾经有过儒雅含蓄的文明诉求,曾经有过儒释道感化过的东方礼节,曾经是长幼有别尊卑有序,曾经有过文质彬彬的举人秀才,有过锦衣绣服的乡绅财主,也有过绳床瓦灶、竹榻柴扉的清幽草屋,那些老有养幼有教孝悌忠信的光阴不也其乐融融吗……传统文明式微到了如何一种状况才要利用“抢救”这个词汇呢?
我一边拍照,一边就禁不住生起气来。不但我活力,陪着我们一起帮手的老乡们也很活力。一名三十多岁的村民说:“当年也不晓得是甚么人干得这类缺德事,应当查一查,法办了才对,这么好的东西,都给毁了,多可惜呀。”1966年我十一岁,没有资格去“打砸抢”,假定当年也插手了如火如荼的“陈旧立新”,明天会不会感到愧对先人,内心深处又该如何清理本身的罪恶……另一名农夫说:“真佩服之前的人,你说当时候又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光这石料运一运要费多大的事,不要说还要一点点雕镂了。现在倒是进步了,甚么都有,但是谁另有这份耐烦和技术啊。”当年的罪过不待先人唾骂,古人已经开端盘责了。
河西 河西比河东人丁多一些,约莫有两百多人,此中一多数都在内里打工。乡亲们奉告我说村里很多都在市里有了住房,不会返来了,剩下的人丁不敷一百,都是些上了年事的白叟。一名四十多岁的老乡对我说:“我们这个村庄算是大村庄了,人丁未几了但另有些人,很多小村庄一小我都没有了。”
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白云寺表面宏伟,两三位农夫拿着民政局新发的 “河西村”牌子正在往白云寺的外墙上张挂。传闻这是最新的同一规定,每个村庄都要挂。
河东 河东村静悄悄的,一名五十多岁的农夫在打麦场上正在放羊,打麦场上高高的豆秸,是羊们夏季的饲料。羊群约有四五十只,长腿高架,个头很大。农夫说这类羊叫寒羊,滋长率高,产肉率也高。寒羊一年能够怀两胎,春季一胎,夏季一胎,每胎能有两三只小羊,只是肉不太好吃。羊到夏季只能吃一些豆秸和干草,但奶小羊的母羊会遭到特别照顾,除了豆秸,仆人别的会给喂些玉米。牧羊人说,除了打麦场上的这一群大羊,家里另有三十多只小羊羔,一年下来能有一万多块的支出。只凭粮食卖不成个钱,不敷花。
白云寺正殿对着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上的柱础保存根基无缺,但雕工和图案明显不能和正殿的石础比,线条简练了很多,也粗陋了很多。
要不了多久,河西以及近似河西的村落会很快沦为一座座的空壳村,而散落官方的古庙、古民居修建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