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税所暗流[第2页/共2页]
林峰长叹:“此举本是两便之策,大人何故拒人千里?”
周蠡凝睇他很久,忽而笑道:“暗里用用银票无妨,但要推行全境...”他摇了点头,“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
周蠡听罢击节赞叹:“妙哉!货色既售,如何利用确非旁人所能置喙。林兄这般经商之道,实乃周某平生仅见。他日若不能富甲天下,才是咄咄怪事。”
带路的竟是卢乎的亲信,更不测的是此人本就是司税所的小头子。
“周蠡...”
望着少年工致的双手,林峰不由感慨:天下百工,皆有其道。恰是这些勤奋的双手,鞭策着世事的变迁。
《竹书编年》虽仅十三篇,却字字如刀,将千年王朝兴衰解剖得骨肉分离。这等帝王心术的文籍,向来只传播于贵爵将相的密室当中,平常税吏怎会研读这等禁书?
林峰收敛心神,正色道:“周大人,鄙人有个不情之请,可否以银票结算此次及今后统统税款?”
邈川城的端方森严,林峰只带了谯管家、刘十等五名亲信,轻车简从入了城。
周蠡递过税单时,见他神采恍忽,不由打趣道:“林兄但是感觉周某算错了?不瞒你说,鄙人自幼精于筹算,这戋戋商税还难不倒我。”
林峰面上谈笑自如,心中却警戒。
见林峰面露不悦,周蠡赶紧起家作揖:“是鄙人讲错了。还望少兄谅解落第之人的酸楚。”他话锋一转,“不过少兄这趟买卖倒是别致,以物易物,让利于民,当真菩萨心肠。”
这座边疆小城格式松散,立于北街便可瞥见南墙。
这数量与林峰暗自预算相差无几,但见周蠡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林峰心底忽地有类别样的设法。
林峰见事不成为,便不再多言。缴清税款后,特地赠送周蠡一包蜀中名茶,胪陈冲泡之法后告别而去。那车备好的厚礼毕竟未动,此时相赠,无异于投肉饲虎。
林峰不动声色地递上账册:“商队薄有红利,自当照章征税。”
那孩子不过十一二岁年纪,黑红的脸庞透着专注,正将铜丝纯熟地镶嵌在银杯上。
他在心中几次咀嚼这个名字。临行前,他几近将青塘、西凉两地豪杰的传记倒背如流,却从未听闻此号人物。
沿街银匠铺鳞次栉比,匠人们蹲在阳光下,木槌敲击银箔的叮当声此起彼伏,竟似奏着一曲边塞乐章。
算筹轻响间,周蠡俄然抬眼:“七分利?恐怕不止吧?”他抬高声音,“听闻蜀中丝帛堆积如山,少兄就不怕青塘的民风吗?”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