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六章[第2页/共3页]
黛玉倚在床头,忍不住笑骂道:“老是胡话,该撕了你那张小嘴。”
长辈们并未前去,但平辈的姊妹们倒是去了。
那丫环平日里与雪雁干系不错,此时便多说了两句:“事情闹得不小呢,二老爷都去请那位和侍郎过来了。”
宝玉一听,更觉不好,正要说些软话告饶,那帘子又掀了起来。
“前些日子,为我那丫头去求了炷香。巧了,那庙里的高僧正卖香囊呢,说是大师开了光的。我也不懂这些,但想着林丫头生辰近了,便求了个来。林丫头可莫要嫌弃我这手寒酸才是。”
说着,王熙凤便走上前,往黛玉掌心塞了个香囊。
贾母也像只是打趣普通,很快便揭过了这一页。
贾政见谁也没动,眼瞧着好端端一个生辰,便又要堕入悲苦的氛围中。
说罢,黛玉便将那香囊贴身挂上了。
那丫环声音固然压得低,但这厢却都闻声了。
如此一来,便反将荣国府里头送去的东西,衬得无端寒酸了。
几个女人忙都站了起来,同贾政见了礼。
还没等黛玉皱起眉,外头的人又道了声:“2、二老爷来了。”
恰是黛玉的生辰。
以后便是邢夫人。
切莫让那贾宝玉,借了生辰的名头, 又摸上门来, 反倒不美了。
黛玉突感觉心都跳得快了些。
此时正值仲春,待太阳落了山后,便另有凉意。
每次送来的也都不但是一两件,常是些贵重玩意儿凑作两三盒,三四盒再送来。
三春同宝玉豪情甚笃,此时听了,面上讪讪,倒也不好说甚么。
道了歉了,她便要谅解么。
探春便不说话了。
雪雁还记得昔日在姑苏时的景象,便同紫鹃说了起来,黛玉听罢,也笑着道:“畴前母亲还在时,生辰那天,便要带我出门去瞧花灯,买些糖吃。”
宝钗倒也是披上披风,顶着春寒来了。
且连他走起路来,便也是一瘸一拐,像是挨了棍子。
黛玉掩下讶色。
贾母让人拿来了上好的料子,又取了一对玉镯放在黛玉的掌心:“这是我出阁时的嫁奁,没戴过几次,但见了的人都说都雅呢。现在我瞧倒是更合适玉儿。”
雪雁听闻,心中多有不快,暗道,如何赶在如许的时候出事了,便问那丫环:“谁出事了?”
待吃太长命面后, 黛玉便与紫鹃、雪雁闲谈了几句。
按理说,贾府里头的子孙们面貌倒也不差。
香囊代价比不得金银,但却透着股子亲厚的味道。
“那里学来的正理。”
黛玉点头道:“也不该叫他欺到我的脸上来。”
许是为了避嫌,人站得远些。
本来的宝玉闹了祸事出来,叫她心头气愤,只感觉本日生辰怕都要过不好了。
那位和侍郎,也不知是多么的不看重财帛,往黛玉这里送的玩意儿如流水普通,倒是未曾断绝。
谁规定的事理!
黛玉心下惊奇,忙朝门外瞧去。
也正因为如此,此时黛玉方才感觉惊奇。
方才的愤激与委曲,也都像是浇了水上去,个个都燃烧了。
这一出倒是她未曾想到的。
她干巴巴地挤出来一句:“我也让丫环送你屋子里头去了。”便没了下文。
那张脸又肿起来了。
贾母笑着抚了抚她的头,道:“现在听着生分,不如叫祖母来得靠近。”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