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家书[第2页/共2页]
当时节瞧着陶家的藏品公开挂在苏世贤的书屋,她内心既恨且苦,唯有暗自神伤。现在倒是金蝉脱壳,叫苏世贤败兴而来败兴而返。想到此节,陶灼华不由谈笑晏晏,眉间似灼灼桃花,姹紫嫣红无穷。
陶府里重又答复昔日的安好,陶灼华院内正屋的的白烛与牌位却一向未撤,陶灼华经常畴昔烧些纸钱,抚摩着母亲的牌位说几句话。神情虽不是特别哀伤,眸子却格外清幽精深。
烟雨迷离,梨林深处安葬了陶婉如那一缕幽魂。
陶家的书阁是个二层小楼,一层挂着几幅前朝大师的真迹,多是陶超然喜好的名山大川,其间有一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用墨极其淡雅,瞧着古拙天然。
陶灼华本身倒是笔耕不辍,她寻了册卫夫人的孤本,每日迟早各临一张簪花小楷,或者手画丹青,极是修身养性。
钟磬声声,平和的梵音佛乐格外令人沉寂,陶灼华拈了三柱香,虔诚地拜倒在左边的蒲团上,恭恭敬敬叩下头去。
后事措置得宜,看似统统步入正轨,陶灼华独居的小园仍然喧闹而幽然。
名家传世之作,约莫令媛难求,却被陶超然随随便意挂在墙壁,陶灼华不由多瞧了几眼,对陶家的家资有了些新的熟谙。
几抔黄土,一杯薄酒。随风飘散的纸钱都化做青烟袅袅,陶灼华倚在娟娘的肩头,被泪水洗过的双眸恍若积水空明,清湛而又深远。
陶灼华啜饮了一口茯苓提早泡好的正山小种,便在铺着淡绿色玉堂繁华垫子的玫瑰椅上落了座,翻开了前日未曾读完的?青州志?。
除却道了安好,陶超然叮咛老管产业即收缩陶家名下的财产,务必韬光隐晦。还指了京中几处烈火浇油的财产,要他抓紧时候易手。
七月中旬的一个午后,老管家接到了陶超然寄回的第一封信。
海上通信不便,陶超然是请了阿里木帮手,由他的信鸽将信送回陆地,再走官府驿站将信递回陶府。
想那苏世贤怀揣瑞安长公主的唆使来到陶家,也不过人去屋空,唯有本身弱女一个,由得他操心拿捏。
掐算着路程,陶灼华细细猜测,母舅一家的船队此时早出了大裕地界,只怕已然离了中原,飞行在通往西洋的浩渺大海之上。
泥雕贴金的西方三圣像慈眉善目,悲悯地望着脚下芸芸众生。陶灼华无穷感激,佛菩萨既给了本身重生的机遇,也给了本身挽回统统的但愿。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