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美人书(2)[第5页/共6页]
又观第二幅夏景,是画莲花满池,旁有靠崖红楼,一人黄冠白袷,凭栏而望。其诗云:
其二
二玄亦为之改容起敬,其议遂寝。数月以后,方获临蓐,而举一男,试其叫声,宁馨可卜。
时有谢二玄者,与仲素同庠和睦,是日亦以造贺在坐。询知画上之诗为碧秋所题,便以次子茂才求婚于仲素,而浼季宣作伐。仲素以通家情厚,更见茂才秀雅能文,立时承诺。
第四幅冬景,是画江天雪月,梅树临窗。其诗云:
忽一日,有一少年扣扉避雨。碧秋遥从窗内瞥见,手把金钗,向佛祷告。而其状貌酷肖茂才,乃嘱老尼出见,探其居址。
蒋生骇惧,疾令诸姬扶上卧榻,连夜延医看视。喉管未伤,犹可疗救,但饮以薄糜,旋即喷出。诸姬再四安慰曰:“娘子若得愈,悉听尊志,当即以肩舆送归尊堂处矣!慎毋自苦。”
碧秋既抱丧父之痛,血泪几枯;更值母氏多病,常常倩人典卖簪钗,以供药饵。虽则性秉幽贞,志甘淡泊。然东风杨柳,秋月芙蓉,盼佳信之无传,伤良时之易迈。而玉箫声冷,彩笔兴疏,绿惨红愁,眉妩间常有暗淡色。又恐侍婢窃见,不时偷向花边拭泪。
王氏亦感喟曰:“我已知汝必有冤抑之情,但与我子无涉,何得相累。愿闻其故,仍以娘子送归可也。”
而流光如电,自向庵寄迹,不觉已又是二十余年,王氏已经归天,碧秋抚今感昔,尝赋七言二绝云:
孟文欣然首肯,驰告二玄。二玄答应,乃嘱侍婢乘间以语碧秋。碧秋立即哭仆于地,哭泣不能出声。二玄再三解谕,而碧秋坚执不允曰:“生为谢家妇,死作谢家鬼。我心匪石,不成转也。”
碧秋遂之前事略抒颠末。王氏赞叹曰:“本来倒是一名贞烈娘子,可敬可羡。何物蒋生,毒心短行,一至于此。但欲将子送归,则既出谢门,儿已他继,断无复归之礼。即欲归傍尊堂,以子艳色,恐仍不免多露之染。据我倒有一条妙策,子肯听否?”
花着花谢浑闲事,月照禅心二十年。
其二
蒋生探知其事,即挽县吏为媒。而伪托送归,以诒碧秋,贿嘱舆夫,径往江口船上。
忽值蒋云甫遣人催索,连本利算,该九十余两。二玄惊诧曰:“既有此项买卖,何小儿在日,并不取讨。”其人曰:“现有二大官临终回札,即家主吊奠之日,亦尝微及此事。以是迟缓不即取索者,以通家之谊故也,仍乃以贵冗而竟相忘耶?”二玄沉默久之,乃属其直言请安,以俟迟迟奉楚。自后或旬日,或半月,即遣人坐逼,唠叨不休。
茂才便以尚未打扮为辞。怎当云甫坚执要见,那五十两又被在袖中,不肯递过。茂才急于得银,连次进内催逼,愠见于色。碧秋无法,只得毁妆换衣而出,然鲜艳之态终不成掩。
少年答曰:“我会稽人也。其间有一康县丞家,不知离庵多少,望乞姑姑唆使。”
即令侍婢请过宋妾以实告之,宋妾欣喜曰:“果获如此,若儿即吾儿也。”碧秋取出金钗一只,罗衫二领,赠与宋妾,号哭而送曰:“儿生吾不能再见,儿死或与我灵魂相依。哀哉谢郎,相见在迩,无相尤也。”遂将衫袄裙裤紧绾带结,复以双线密密纫缀。拆着花剪,而以半股缚臂。因而明妆盛装,以俟肩舆之至。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