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双凤奇缘(6)[第1页/共5页]
杀得天昏并地暗,走了漏网首恶人。
采得百花成蜜后,平生辛苦为谁忙。
勇李陵锁捉奸臣诗曰:
三岁孩童饶不过,白头老夫命难存。
§§§第十五回真昭君亲见汉王
内臣宣旨已毕,两旁小内侍一齐脱手,把鲁妃剥去衣冠,上了刑具,押出西宫,不往别处去,直到冷宫交与张内监收管领旨,内官回宫复旨去了。张内侍知是鲁妃,口中不住念佛道:“彼苍有眼睛,本日一报,还她一报,关键别人,反害本身,待咱渐渐消遣她便了。”不幸鲁妃进了冷宫,一见四壁苦楚,破屋两间,心中好不哀痛:“想害昭君反害本身,昭君遭贬冷宫一年,另有出头之日,奴与正宫犯了仇家,遭此一贬,一定能够再想出冷宫了。想父母也是枉生奴家,十余年亲恩要报,只等来生,倒不如寻个他杀,以了毕生。”想定主张。到了初更,探听张内侍已睡,拿了白汗巾,走到床雕栏上,打了一结,只感觉阴风惨惨,鬼哭神号。鲁妃哭了一会,把心一横,要去投绳。未知存亡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花蚕身子最风骚,三月成丝在山头。
不搽香粉天然白,不点胭脂天然红。
一双杏眼熟来俏,淡扫蛾眉天然清。
汉王在外听了昭君一番痛恨之言,由不得龙心大怒道:“有这等事?这还了得!多是欺君罔上的毛延寿弄鬼,暗把人图点破,蒙混孤王。又假传圣旨,妄把无罪之女贬入冷宫,此贼真罪不容诛了!御妃莫怪孤王,孤王一贯并不知情,就是御妃彻夜责备孤王,孤王也难辞咎。孤王明日早朝,必然代御妃伸冤雪耻便了。”昭君在内闻声汉王的言语,微微嘲笑道:“奴只笑王爷枉做一朝人主,一个枕边妻眷被人哄弄畴昔,还坐甚么龙墩,管甚么万民?倒不如丢了江山,撇了社稷,披剃入山,做一个世外之人,倒还藏拙些。奴与陛下梦里相思,也可付之流水。只求王爷将奴之仇报了,奴再也不踏尘凡,甘心削发为尼,修一修来世,保佑姻缘不成错配,功德不要蹉跎,此身休要颠沛,得嫁一个贫家之子,伉俪偕老,奴愿足矣,今后再不想西宫繁华了。”汉王见昭君说得非常不幸,也不免两泪频倾,连叫:“御妃,休要如此,是孤一时不明,误你芳华,到本日水落石出,少不得将这欺君的贼子抄斩满门,以雪御妃心头之恨。孤自知不是,亲到冷宫,迎召御妃,也算代御妃赔罪了,御妃可快快开门相会孤王罢!”昭君道:“王爷在此,不知娘娘可来了么?”林后道:“哀家在此,一同前来驱逐,快些开门。”未知昭君可肯开门,且听下回分化。
宣旨已毕,李陵山呼万岁,谢恩站起,接过圣旨,请在上面供奉。送了天使回朝,立即换去朝服,顶盔贯甲,上了能行,带了家将,星夜赶到教场,真是人不知来鬼不晓。到了教场,三声大炮,轰动一班御林兵,弓上弦,刀出鞘,驱逐李爷。到了将台坐定,即取卯簿,采选精兵三千名,放炮起家。一个小我强马壮,盔甲光鲜,跟着李爷,直奔毛奸相相府来不表。
且言林后遵了汉王旨意,忙写一道懿旨,差了一员亲信内侍,赶到西宫,报知鲁妃。鲁妃仓猝接旨,口称千岁千千岁,一面俯伏灰尘。只听内侍捧着懿旨,大声朗读:
渴饮皇封真御酒,安眠枕簟伴绫绸。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