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樵史演义(6)[第4页/共5页]
卢化鳌夏之令王之寀钱土晋徐良彦
只是魏忠贤今后今后,越越不肯放松。叮咛那十虎十彪义子义孙,该动手的,须纵情剿除了,方才对劲。那些应募献勤的,谁不磨拳擦掌,抢先上本?御史杨维垣诬奏侍郎王之寀,大理寺徐大化诬奏杨涟、左光斗,御史倪文焕诬奏李邦华、周顺昌、林枝桥。已削籍的,严旨诘问;未去位的,削夺不恕。一个朝廷弄得空空荡荡,没甚么君子君子了。就有几个,或做陪京的官,外任的官。靠近天子的去处,都是贰亲信充满了。给事中霍维华特上一疏,说三案是非,约莫说:“推立之时,方从哲、范济世、顾慥俱在,何烦刘一燝、杨涟、左光斗居功?排选酒保王安一人,而李进忠、刘朝无罪拟斩,非黄克缵力图,选侍何故安其生?疯颠之张差,刘廷元、岳骏声口词明白,协审王之寀、陆大受造舛缪之说,开衅骨肉。孙慎行起自田间,借题红丸,加从哲以弑逆之罪。小人承望风旨,独黄克缵、王志道、徐景濂、汪庆百凿凿足砥一时之柱。伏祈将一应章疏宣付史馆,以垂信史。”给事中杨慎修也上一本,乞将三案章奏大略编次成书,发行天下。这个计算,正为附权珰的,都是《三朝要典》上的好人,就如按册点将,不须再叙出身;又如江南豪仆投奔,但凭一呼即至。
一身情性静于梅,矢作忠良死不回。
陈力非吾事,道危聊矜持。
此时一班义子义孙,大家思惟做尚书、阁老,尽管搜刮人的不对,阿谀权珰。趁孙承宗到通州一事,纷繁归咎韩、李邦华。忽传内旨,切责辅弼韩,他只得告病求归。奉旨:“回籍调度。”这是好好教他去的了。未几几日,削了吏部左侍郎李邦华、翰林缪昌期的官,也都星夜出京都,唯恐祸来难躲。
分记也又何言之,一番嘲笑一番悲。
那义子徐大化又纠合了御史梁梦环、给事中杨维垣一班虎狼手,同心上本,纠击君子,为一网打尽之计。徐大化道:“等我来,等我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还借汪白话性命,便可杀尽此辈。”先上一本,复逮汪白话付镇抚司狱。阮大铖又撺掇魏忠贤,派遣降黜御史贾继春、徐景濂、王志道复了原职,好做帮手;又起乔应坤为左副都御史。应坤在半路就上一本,指参李三才为东林党魁,张问达、赵南星、攀附龙、曹于汴、段然为翅膀,浊乱朝廷,不当轻宥。只为都是大臣,奉旨:“该部晓得。”以见永不叙用的意义。
次日御史崔呈秀,聆听忠贤旨,首上一本,“为国度欲求保泰之策,先讲御侮之计,谨陈肤见,仰佐复兴事。”内荐魏忠贤修城建坊荫袭;参劾孙承宗欺君误国,乞赐罢谴。过了几日,御史李蕃也上了一本,本内参阁部孙承宗擅离汛地,拥兵逼都,比之李怀光、王敦,背叛当诛。这本比崔本更毒,都是魏忠贤教他如此。小人只图权珰欢乐,加官进禄,那顾天子封疆,谁怕朝野公论?幸得天启天子常日极知孙阁部虔诚,不信谗谤。职方司郎君子君子,不肯杀人媚人,频频向部堂申救。厥后魏忠贤欲以糜饷破孙承宗家,到底天启不依,仅得休致归去。有诗为证: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