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五凤吟(1)[第1页/共5页]
圣像端严,远过瑶宫仙女;神像整肃,殊胜蟾窟姮娥。
月挂柳梢头,为金钗,出画楼。相思整日魂销久,蜜语相诱,香肩漫搂。咬牙闭目,厮接受,没出处。风狂雨骤,担着很多忧。
弟子祝琼拜跋琪生之意句句题赞大士,却句句关着蜜斯。邹公那里领悟获得,待他题完,极口奖饰,即捧着大士对琪生道:“另有小酌,屈先生少坐,老夫即来作陪。”遂走向女儿房中道:“孩儿你看题得如何?”
再说琪生当晚回庵就与郑、平二人说之。飞英倒替琪生欢乐,只要君赞心中怏怏。闲话休提。
嵇康辈,青睐识贤能。排难明纷多义气,黄金结客少年场,施报两相忘。
与其悔之于终,何如慎之于始?”琪生这一篇话,意中模糊有个非才貌兼全、德容并美者不成。祝公见他说出很多闲事理,又有很多大群情,也莫可何如,便道:“小小年纪就如此难为人事。”今后虽有几家大师来扳亲,俱索付之不允。琪生却惟以读书为事,与本县两个闻名的秀才相互砥励,一个姓郑,一个姓平。那姓郑的名伟,字飞英,家计寒凉,为人义侠。那姓平的名襄成,字君赞,家私饶裕,却身材矮小满面黑麻,做人又极锋利。世人起他一个花名,叫做枣核钉。三人会文作课,杯酒来往,殆无虚日。
话说嘉靖年间,浙江宁波府定海县城外养贤村,有个乡宦姓祝,名廷芳,号瑞庵。原任太常寺正卿,因劾奏严嵩罢归林下。常日居官清介,囊内空虚,与夫人和氏年俱六旬,仅生一子,名琼,字琪生,年始十六。文章诗赋无不称心,人都道他是潘卫再世,班马重生。祝公佳耦尤酷好之,常欲替他议亲。他便正色道:“佳耦,五伦之首。有佳耦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兄弟、朋友。以是圣王图治先端内则。圣经设教则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可见婚姻是第一件大事。若草草成绩,恐怕有才的一定有貌,有貌的一定有才,有才貌的一定端庄自好、贞静矜持。一有不对,当时听其天然恐伤性,弃而去之又伤伦。
说这君赞别了琪生到本身书房。思思惟想,丑态尽露,自不必说。这琪生亦忽忽如有所失,日日拿着凤钗,鼻儿上嗅一回,怀儿中搂一回,或做诗以消闷,或作词乃至思,日里做衣衬,夜间当枕头,一刻不离释。读书也偶然去读,饭也不想去吃,只是入迷称鬼的,不在话下。
轻烟见蜜斯愁闷不解,便去捧过笔砚道:“蜜斯,我与你做首诗儿消遣罢。”雪娥道:“我愁肠百结满抱恨苦,写出来未免益增难过,写它则甚。”素梅又道:“蜜斯既不做诗,我与你画幅美人玩耍何如?”雪娥道:“我已红颜命薄,何必又添纸上苦楚?就是描得身形好处,老是愁魔笔墨,俱成孽障,动手悲伤,纵多泪痕耳,画它何用。”二人见蜜斯执性,竟没法处。
雪娥手托香腮闷闷地坐了一会,忽长叹道:“我此生为女流,当使来世离开苦海。”遂叫素梅去取一幅白绫来。少顷白绫取到,雪娥展放桌上,取笔轻描淡写,图成一幅大士,与轻烟着人送去裱来。又叮咛二人道:“如老爷问时,只说是蜜斯自幼许得心愿。”
次早,邹家来接。琪生即归家奉告父母,回到庵中遂别了飞英、君赞,带一个十四岁的书童并册本,径到邹家。邹公倒屣相迎,联袂同至书房,已清算得干清干净。天然邹公经常出来,与琪生讲诗论文,各相倾倒。只是琪生,心不在书中滋味,一段精力全注在雪娥蜜斯身上,却恨无一线可通。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