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八洞天(16)[第1页/共5页]
愿随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
其《悼南事》一绝云:
卷七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当下喜得王保眉花眼笑,以手加额道:“谢天谢地。今番不但小仆人得活,我既有了乳,也再没人认得我是男身了。”便一头袒着胸,看生哥吃乳,一头拔步前走,只向村镇热烈地点,随路行乞将去,讨得些饭食点了心。看看日已沉西,正没投宿处,了望前面松林内暴露一带红墙,像是一所古刹,便趋步向前。比及走到庙门首,天已昏黑。王保入庙,抱着小主,就拜台上和衣而卧。因身子困乏,一觉直到天明。爬将起来,看那神座上,却有两个神像,座前立着两个牌位,牌上写得清楚,倒是春秋晋国赵氏家臣程婴、公孙杵臼两个的神位。王保看了,倒身下拜,低声祷告道:“二位尊神是存赵氏孤儿的,我王保本日也抱着仆人的孤儿在此,伏望神力护佑!”拜罢起家,抱了生哥,走出庙来。看庙门匾额上,有三个金字,乃是“双忠庙”。王保自此竟把这庙权作居住之地,夜间至庙中宿歇,日里却出内行乞。有人问他时,不唯本身装做妇人,连生哥也只说是个女子。他取程婴存孤之意,只说:“我姓程,叫做程孀妇,女儿叫做存奴,是我丈夫遗腹之女。我今口食不周,不肯再嫁人,又不肯去人家做养娘。故此只在村坊上叫化。”世人听了这话,多有怜他的,恩赐他些饭食,倒也未曾忍饿。恰是:
王保见主母已死,望空哭拜了几拜,抱着生哥,正待要走,却又想道:“我若只这般打扮,恐走不脱,须改头换面,方才没人认得。”想了半晌,生出一计,走入本身房中,将一身衣服都脱下,取出亡妻所存的几件衣来穿了,头上脚下都换了女装。本来王保是个寺人脸儿,一些髭须也没有的,换做女人装束,便宛然一个老妪形状了。当下打扮停妥,取了银两并簪钗,抱了幼主,开了后门,连夜逃去。
元章袖出小山岳,袍笏徒然拜下风。
此诗亦前代知名氏所作,是歌颂春申君的。战国时有四君名重一时:魏有魏无忌,为信陵君;赵有赵胜,为平原君;齐有田文,为孟尝君;楚有黄歇,为春申君。那春申君曾随楚顷襄王的太子出质于秦。顷襄王病笃,太子欲求返国,秦王拘留之,不肯遣归。春申君乃密令太子换衣改妆擅自逃回,本身却住在馆驿中待罪。秦王初时大怒,欲杀春申君,既而念太子已走,杀之无益,赦而遣之。顷襄王既死,太子幸早返国,遂得嗣位,是为考烈王。此皆春申君之力。较之蔺相如完璧归赵,其功更大。至今江南奉春申君为土谷之神,香火不断。其墓在江阴县君山下。谓之君山者,正因春申君之墓在彼故也。江南又有黄山黄水,亦皆先人思念春申君,故即以其姓为山川之名,只论他当时拚着性命脱逃太子一事,便消受得千年香火了。古人不肯为忠义之事,只因惜着此身,恐救了别人,害了本身。又恐天不佐助,谋事不密,本身死而无益,连所救之人,亦不能保。以是,把忠义的动机都放冷了。
义感神梦赐内官须诗曰:
八公草木已培植,这天秦兵奏凯还。
墨客叩马挽元戎,预感南军必丧功。
人道我骗官,哪知我骗我。
话说南宋高宗时,北朝金国管下的蓟州丰润县,有个墨客姓李名真,字道修,博学多才,年方鼎盛,却发愤高贵,不求贵显,隐居在家,但以笔墨陶情,诗词寄傲。他闻得往年北兵南下,直取相、濬等处,连舟渡河,宋人莫敢拒敌,因不堪感悼。又闻南朝任用奸臣秦桧,力主和议。本国兀术太子为岳将军所败,欲引兵北还,忽有一墨客叩马而谏,说道:“未有奸臣在内,而大将能建功于外者。岳将军性命且未可保,安望胜利?”兀术觉悟,遂按兵不退。公然岳将军被秦桧召归正法。自此南朝更不能规复汴京、迎还二帝了。李真因又不堪感悼。遂各赋一诗以叹之,一曰《哀南人》,一曰《悼南事》。其《哀南人》一绝云: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