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八洞天(7)[第2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莫言丧目罪无因,慧业文人孽报真。

只为君文刺人目,故将目疾答君身。

上官德看了,极其奖饰。但此本奏上,未蒙俞允,圣旨批道:“这本求宽刑狱,意亦可嘉。但大乱初定,奸宄尚多窜伏,立法宜严。创业与保守分歧。本内援引刑措等语,分歧当今时势。不准行。”旨下以后,莫豪对上官德道:“圣旨虽则如此,明公若能于刑狱之际,每事从宽,所全实多矣!”上官德从之。凡科罪案,多所矜宥。莫豪在上官德署中住了二年,宾主之情甚笃。上官德欲请名医替他医治两目。莫豪自料其目已不成救,也不去求医了。忽一夜,睡梦中见一判官模样的神人,对他说道:“我奉东狱帝君之命,特来换汝两目。”说罢,便手把莫豪两眼挖出,却并不觉疼痛。那神人于袖中另取出两双眼睛,安设在莫豪眼腔以内。莫豪梦中吃了一惊,醒将转来,忽感觉面前一片亮光,定睛看时,只见帐外曙色照窗,室中诸物无不了然在目。喜出望外,仓猝披衣而起,引镜自照,见两目吵嘴清楚,比当初未盲时的双眼,倒觉清爽些。便走出房来,见了上官德,奉告其故。上官德也不堪之喜,说道:“此事上天怜才,特赐足下以既盲之视。从今今后,功名可得也。”莫豪道:“晚生久为废人,今幸得见天日,已出不测,岂敢更望功名?”上官德道:“以足下之才,岂有终困牖下之理?”正说间,外堂传报老爷高升了。本来上官德奉旨升授刑部右侍郎,当下接了恩命,即将印务交与署印官员,择日起家进京。是时洪武天子定都南京,上官德带领家眷,望南京进发。莫豪欲告别归家。上官德道:“本年合法乡试之期,足下可同我到京,商讨出场之事,不必归去。且到前面镇江口上,写封家书,差人到扬州报知宅上便了!”莫豪欢乐从命。上官德遂另拨座船一只,与莫豪乘坐,一齐赴京。恰是:

向来望阙嗟无路,今始披云得见天。

凡医道当中,唯目疾最难医,常常反为医所害。目有翳,便不能视。“医”字即用“医”字之头,“医”字下“酉”字又为两丁入目之象,故曰“眼不医不瞎”。

比翼无妨添一翼,三生端的见三星。

莫豪无媒可央,好生忧愁;又闻古淡月家也在那边求亲,恐被他先聘定了去,日往晁家门首探看。一日,也是机遇偶凑,刚好又遇见了阿谁老妪,莫豪便上前深深地唱了两个肥喏,备述求婚之意。老妪见他来意诚心,许他代禀主母。莫豪欢乐,再三丁宁称谢而去。老妪即入内对晁母说知,晁母前日在门前下轿时,已曾见过莫豪的边幅,又晓得女儿常赞他的笔墨,因便使春山去探听七襄的意义。春山极言蜜斯常日倾慕莫豪之才,本日若与联婚,正中其意。晁母遂欣然依允,令老妪至莫家答复。竟择定纳聘谷旦,然后传女人之命,教黎竹为媒。黎竹当时不得已,只得做个现成媒人。恰是:

仙郎无计寻乌鹊,织女何由渡碧河。

其二云:

七襄这几句,正道破了莫豪的苦衷。第一句赞他的才,第二句怜他的贫,第3、第四句叹他沦落不偶,第五句说他不肯弃文就武,第六句说他不屑为门馆先生。此非相嘲,实是相惜。黎竹却不解此中深意,只道是相骂的言语,正要七襄骂断了莫豪,绝了他求见之意,便写将去与莫豪看。此时莫豪目疾已渐愈,一在此语,喜到手舞足蹈;不但爱其巧思,又感其知己,便再三央浼黎竹,要他引见。黎竹左支右吾,只不把实话对他说,及问晁家住在那里,又不肯说出。莫豪乃私问黎家的小童,方才得知了晁家的住处,竟写个眷教弟帖儿自往拜访。到得晁家门首,恰值晁母扫墓返来,正在门前下轿,前面跟着个老妪。莫豪等晁母下了轿,进内去了,方走上一步,把帖儿传与那老妪,说道:“我莫相公,特来拜见你家大官人。”老妪道:“相公莫非差了,我家只要个蜜斯,并没有官人的。这帖儿不敢领。”莫豪心疑,因问道:“宅上但是姓晁?”老妪道:“恰是晁家。”莫豪道:“有个黎相公,但是宅上令亲?”老妪道:“他是我家老安人的内侄,经常来往的。”莫豪道:“可又来,黎相公说宅上有个十六岁的官人在家。”老妪道:“只我家蜜斯便是十六岁,那里另有甚么官人?相公听错了!”莫豪闻言,才晓得黎竹一贯哄他,所云表弟竟是表妹。因又直言�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最强预言家    重生七五:王牌军花有灵泉    老街,老店    夜行浮生录    四盏灯    戟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