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美人书(11)[第3页/共5页]
云散珠帘聊伴月,花窥绮席倦依人。
遂又剥啄数声,媚卿仓猝延入。不待启问,即感喟曰:“郎君直恁无缘。今早小女又被沈公子再三聘请而去。如果欲见,必须再停一晚。”
隽生愠现于容,厉声诘问曰:“卿何欺人而乖谬若此!适见送客而出者,非玉姬也耶?”媚卿笑曰:“郎误矣!此乃小女琼芳也。”隽生遂怏怏而返。私念妓家所欲,唯在货利。遂又盛其服饰,带领主子,鸣鞭挟骑而往。又值沈宦过夜未回,隽生不堪难过。留诗一绝云:
东西南北何曾定,只检名山一啸歌。
一夕灯下,玉姬泣谓隽生曰:“郎之家事果系温饱,何不亟为讯断,谋妾而归。奚乃逗留于此,迟迟不果,导致囊橐垂空,吾母渐生厌薄,事或不谐,为之何如?”
一见娇容意欲痴,浣纱何必羡西施。
玉姬低首不答,但微微含笑罢了。既而邀至中堂,就席斟玉液于琼卮,焚异香于宝鼎。八珍毕具,筝管横陈。玉姬娇喉委宛,缓缓低唱。媚卿按板,时以玉箫和曲。
袅袅婷婷貌似仙,回鬟一笑更嫣然。
几次自悔寻春晚,恨不相逢未嫁时。
岂是人间轻易见,瑶池分下一枝春。
玉姬曰:“蒙尔抚诲之恩,岂不知感。但自三年以来,所得已有两千余金,亦足以偿汝之德矣!况汝另有琼姊作伴,又何必絮絮为?”遂不顾而行。
二等一名,张媛。客有自虎林来者,备称其美。予犹未信,及读媛所作《秋闺咏》八绝,清爽藻丽,风格不凡。虽未睹其貌,罢了知其为美人无疑矣。惜乎桃洞花迷,徒成胡想。闻其美而求读其诗,读其诗而益信其美。天上碧桃,原不凡种;日边红杏,别长仙枝。岂风尘下士,所可得而见耶。空怀武陵之源,未泛渔郎之棹。特为拔录,以赏幽姿。
百谷悄悄惊奇:此君萧洒出俗,想亦吴中名流也。乃觅幽胜之处,盘桓半晌。俄又落日西下,徐步归舟,则见衣白少年,亦踉跄醉归,宿于隔舫。
公笑曰:“郎君苦衷,老夫知之已久。何必谬言省叔被难,将无闻箫于二十四桥,而为美女作缠头之费耶!”
隽生曰:“既获展觌花容,已解满怀郁结。但鄙人之意,愿作轻罗以着细腰,愿为明镜而分娇面。窃不自揣,欲效蛱蝶鸳鸯之耦,未识卿卿亦肯见许乎?”
但是文士之胆,不如女子更险;文士之心,不如女子更巧。唯其心巧,以是有玉燕钗之遗,是亦韩夫人御沟题叶之余意也;唯其胆险,以是黑夜私奔,是即卓氏琴台之故步也。
备得雕鞍向锦城,鸣鞭几度听啼莺。
烟水散人曰:余谓天下事奇奇特怪,倒置莫测,皆生于慧心之女、弄文之士。借使男愚妇劣,相互痴痴,聋瞽相向,何至酿出很多异祸奇缘,流播宇内,以风格流公案。
有会终当别,何必为别愁。
句琢琼瑶字字奇,美人苦衷在新诗。
孤身欲避将圆月,病骨难禁落叶风。
是日傍晚,玉姬始回。正欲呼婢煮茶,忽见案头留简,哦吟至再,不觉叹曰:“此生笔无炊火,足徵佳士风骚。明日若来,岂可再却!”至晨焚香设茗以待,将及亭午,隽生始至。
一等二名,史秋兰。予寓句容,获窥其貌,真国色也。因访其姓氏,知为史氏秋兰,即于旧岁季冬,嫁归同邑许仲梅矣!可惜,可爱。淡烟无迹,彩云无痕。我窥其貌,烟袅云轻。古所谓西子之态,文君之眉,潘氏之步步莲,都聚于史娥之一身。美既无双,允宜劣等。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