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下)[第1页/共5页]
李世民痛快地端盏饮尽,神采又红润了几分,看起来愈发精力矍铄。
喃喃言毕,李世民俄然开畅起来,大笑道:“有美酒有袍泽,岂能无歌舞?来人,召太常寺乐工歌舞伎,与我君臣扫兴。”
李绩叹道:“老夫这些人虽说是疆场老将,平生功名只从顿时取,可我们毕竟是大唐的臣子,别觉得我们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老杀才,疆场上看着关中后辈前赴后继战死,你觉得我们不肉痛么?接下来若能让子民们疗摄生息,我们也求之不得。”
夜深人静,守灵已是后半夜,殿外朝臣们仍跪在广场上,听着和尚羽士们烦复古板的诵经,八十岁的孔颖达晕厥了两次,被同僚们搀扶到偏殿歇息,一些老迈的臣子也被搀扶分开。
朝臣们流着泪悄悄地赏舞听歌,隆隆的鼓声将人群中不时传出的哭泣嚎啕之声袒护下去。
李绩知他本性,无法地点头一叹:“明显一身的本领,却有一副懒惰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新君临朝,自有新气象,当时必定有新政颁行,将来殿下要倚靠你管理天下,你筹算如何上疏摆设新政?”
李世民将酒盏高举过顶,身躯跟着鼓声扭转,舞摆荡曳。
昂首泪眼婆娑地看着李素,李治哽咽道:“父皇果然分开我了吗?我到现在都不敢信赖,你说这是不是父皇与我开的打趣?说不定他躲在甚么处所,用心看我为他抽泣的模样,待我哭得悲伤了,他便俄然跑出来吓我一跳,然后对劲的哈哈大笑……”
广场上百余朝臣低头掩面而泣,压抑到极致的抽泣声此起彼伏,无人敢收回哭声。
李绩赞道:“年纪悄悄,却已看得比老夫还远,大唐新君有你帮手,老夫不担忧了……”
群臣着丧服朝拜先皇,依周礼三叩九拜,长孙无忌主持丧事事件,李治长跪于两仪殿内,礼部官员唱名,群臣依诏而入殿,膜拜先皇。
君臣非常熟谙的《秦王破阵乐》再次鼓吹,广场上悠悠回荡着这首记录李世民毕生功劳的战歌。
太极宫外,哭声此起彼伏,李素抿着唇,幽幽感喟。
李绩点头,赞成地看了他一眼,道:“子正所言有理,关于民政民生,你比老夫这些杀才更懂,那么对外呢?要晓得‘忘战必危’,这二十年里不成能完整不对外交战吧?大唐王师久不显威,内里那些魑魅魍魉又要跳了。”
李素点头,施礼:“臣先辞职。”
一场酒宴耗尽了李世民仅余的力量,被宫人抬回了甘露殿。
李素低头,无言。
李治一激灵,扭头看了他一眼,随即眼泪又流了下来。
李绩走到他面前,扬起下巴表示了一下,二人走出人群,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场中戟盾舞动,鼓声从急到疏,歌伎们的歌声激昂而起。
深夜,太子李治强忍哀思,宣布国丧。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为首的武将奉诏领摆布武卫将士入宫,换下本来的羽林禁卫,领受太极宫的宫禁,李靖和李绩跪在太子李治面前,向太子宣誓尽忠。
一名巨大的帝王,用一种豪放的体例向人间道别,大笑离场。
正在舞动的舞伎们仓猝停下,纷繁遁藏一旁。
太常寺的乐工和歌舞伎早早便在太极宫内等待,很快一行袅娜的美女鱼贯上前,舞伎们穿戴称身的铠甲,手执方盾和长戟,威武的打扮配上姣好的面庞,如同一幅赏心好看标画卷。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