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崖山对(三)[第1页/共3页]
说完,扶起二人,刘协也以拱手之礼揖道。
天子心机如此深沉,董相再次堪忧啊。
“朕信赖卿,朕也晓得,此狐狸最善明哲保身,未到关头之时,不会脱手。”刘协紧紧握住贾诩的双手,非常朴拙,同时内心痛骂“老狐狸”。
当年老祖刘邦,被项羽困于汉中而不得出。为了挣破樊笼,老祖在雄师当中,设坛敬祭六合、以揖礼拜韩信为大将,而得有孙子、吴起之才的韩信之助。韩信也毕生不弃,助老祖成绩帝业。
贾诩看着一脸等候的天子,并不答复,反而问道:“不知圣上的挽救之法是甚么?”
贾诩和徐荣领受完天子的信息后,确切是非常欣喜。
“遐想高祖之时,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获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现在子孙不孝,江山沉湎,百姓遭难。朕虽不敏,亦想学习先祖,手提三尺剑而定天下。”刘协悄悄的言道。
从方才表示来看,天子的确腹有策画,却不知可有气吞天下之势否?贾诩心中已经升起向天子投诚的筹算,那本日便试一试天子的才气,因而对着天子问道:“不知陛下,何故定江山?”
真是一个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位天子,能忍勾践之辱以侍贼,然后杀贼;能用小恩小惠,来收取民气,获得百官之助;能用拯救之恩,拴住天下第一侠王越,从而使天下侠士为其效命。更首要的是,小小年纪,就晓得取天下和守天下之道。
刘协轻笑着替贾诩阐发:“在朕看来,那只狐狸兄弟,会有三种了局。上策是摆布逢源,谁胜跟谁,当可永葆繁华;中策是随小仆人,诛杀妖猪,虽有伤害,但是一旦功成,封将拜侯不在话下;下策就是助纣为虐,不过必死。”
实在,要想成绩一番奇迹,没那么多虚招。归根到底,就是两种力量,诈和仁。
呵呵,老狐狸,说了即是没说。
终究来了,所谓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不怕你问题目,就怕你冷酷的闭着嘴!
当明天子,年仅十三,就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能识别人所不能识。若再过五年、十年,天子恐怕会超越孝武帝、光武帝,直逼高祖之境。
“哈哈,朕早就听闻,贾诩贾文和,有天纵大才。本日一见,公然如此。”刘协抓住贾诩的手:“既然如此,那只狐狸兄弟会挑选何策?”
诈之于敌,仁爱于己。
天子一番话,仿佛为两人翻开了一扇窗,一扇通往天下本源之窗。
听完天子所言,徐荣上前跪下:“末将愿随陛下摆布,经心极力,无怨无悔。”贾诩也跟着跪下:“陛下有此志向,则江山可复。微臣愿随圣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人现在也不矫情,正色的接下这位少年天子的揖礼。
刘协放开贾诩,双手合在背部,挺着腰,望着天空:“夏,五百年止于商;商,五百年止于周;周,三百年而骤起春秋战国。而后七国分争,止于秦。秦灭以后,楚、汉分争,又止于汉。”
“文和先生,那只狐狸兄弟,为何取下策必死?”刘协假装迷惑。
这世上,浑浑噩噩者居多,有人一会行之于仁,一会又揭示其诈,一会又表之于义,一会儿又似奸恶。
心中欣喜的刘协,朴拙对着两人:“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以是取取之,以周之以是守守之者,汉也。”刘协深吸一口气:“故朕将效先祖,以诈力取之,再以仁义守之。”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