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页/共4页]
北地天寒,昭昭又用了梨花膏匀面才算了事。
茯苓见自家女人久久不语,只把玩动手边的香丸,游移了一下不由得低声道,“女人但是还在生祖父的气?祖父他也是……也是……要说这永清镇上,可再找不出比女人更标记的人了,女人出门又何必非要涂抹这些脂粉。太出挑了轻易招祸呢。”
福爷爷是昭昭祖母的忠仆,有一个养子,就是潘家铺子里的掌事钟叔。钟叔娶了昭昭母亲的陪嫁丫环,生了松年、茯苓、柏年三个。松年在铺子里帮手,茯苓服侍昭昭,柏年则是衍哥儿的书僮。
未几时,茯苓便提着一只铜壶返来了,身后跟着小丫头川贝,腰背挺得笔挺,捧着个装了凉水的天青色瓷盆出去。
院中的积雪厚厚的,晓得昭昭喜好玩雪,便也没人敢先把新雪弄脏了。上辈子,一身玄衣的赵子孟便是自院墙上摔到她面前来的,昏倒在这一方坚固的雪地里。
天授元年秋,蔡相进言,康乐郡王进康王,赐府邸。
上辈子,这玉簪便是进了国公府的第二年上丢了的。
不过,昭昭现在倒是晓得了福爷爷的担忧。
天授二年,帝崩,年二十七。众臣迎太孙继位,年号永兴。
这玉簪是祖母的遗物,并非是完整的一支,而是断成了好几截。因其玉质贵重非常,有冬暖夏凉的服从,便装了在锦囊里,她自小就随身戴着。
看来表哥的姿色是半点不存的了。
谁料碰到了守在门口的福爷爷。
福爷爷的声音听起来怪瘆人的,身上总有一股尿骚味。他年纪大了,总爱一边碎碎地念叨着甚么一边抹眼泪,待她猎奇凑上去想听听那些陈年旧事时,他却又甚么都不肯说了。
昭昭凝神思虑着,从嫁妆中取出各色其他玩意儿细看。公然,那铅华、胭脂、黛螺、香丸也具不凡品。那香丸她上辈子也用,恰是苏杭一带名曰“画眉七香丸”的香墨。
昭昭将那“朱栾水”靠近鼻尖,细细地嗅了嗅。
茯苓笑说:“我见女人描刻画画玩了一整天,还当女人舍不得洗掉呢。我娘在厨房里烧了热水,我这就去提一壶来。”
那日她生辰,本欲亲身去县学接衍哥儿放学,然后好一起去街上买些零嘴儿。因而出门时特特地用了些胭脂和黛螺,感觉本身真是比茶社里平话先生故事里的梨妃还要美上三分呢。
昭昭有些怔忪。
这不是朱栾水!
“女人!这小丫头整天就晓得往内里跑,分内的差事也都不上心。”
袅袅婷婷之间,少年看到那红色大大氅中间开了一条裂缝,暴露内里青碧色的衣裙来,裙摆之下又暴露一双精美的小靴,那小靴,那小靴——
啧啧啧,一个豆蔻之年的小丫头,竟是连高贵的朱栾水也用上了。
再过些日子便是天授元年了。
永兴元年,赵子孟归朝。
上辈子的昭昭但是一点儿都不喜好福爷爷。
最最气人的是,他还不准昭昭涂脂粉、簪鲜花。真真是奴大欺主!上辈子阿谁十三岁的昭昭真是讨厌死他了。
建元四十九年冬,太宗天子驾崩。恰此时,前朝余孽趁乱行刺,皇太子惊慌哀思之下亦随太宗而去。成国公世子赵子孟将太孙藏匿之,照顾太孙之替人持续叛逃,为乱党所伏击,不知所踪。
旧事如烟,字里行间俱是她宿世不晓得的机锋。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