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方家获罪[第2页/共3页]
安世弘看一眼父亲,发觉父亲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头发也比前几日惨白了很多,心中暗叹:父亲终是老了,现在江山已在刘氏手中,皇上不过是个傀儡,将来天下如何,实不敢猜想。
幸亏此时梁王正遣了人来叫安世弘畴昔。
此时,书房里的安世弘正紧闭双眼,双手挥动,厉声喊叫道:“我安世弘乃是真龙天子,违誓之行,乃是不得已为之,甚么殛毙太重有违天道,甚么谗谄兄弟觊觎弟妇乱了人伦,且不说都事出有因,更十足不能与我的功业相提并论,我不平,若能再给我些光阴,我必能建立更大的伟业,成为千古一帝……”
安世弘晓得事情瞒不过父亲,忙正一正衣冠,问道:“谏议大夫方进被弹劾之事如何了?”
安世弘既然挂记祖宗社稷,天然在此事中也略存眷了一点。他不晓得方进是否真如其外在表示的那般清正,但起码不会如奏章里那般恶贯充斥。
谏议大夫方进感念先帝知遇之恩,更是主动,因为他为人清正、官评极佳,夙来得人恭敬,在此事上,便推他为首了。
此时院中一角翠色欲滴的竹层下,立着一名长身玉立的青年男人,锦服玉冠,丰神俊朗,只是剑眉微敛眼带焦灼,又因其身处竹影之下,周身便似染了些阴霾之气。
梁王点头,看儿子神采变白,便对儿子喝道:“我平日如何对你说的,不要管闲事,老诚恳实做你的世子爷。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现在你晓得刘太后的气力了吧?方进之事,你不准再管,从速抽身要紧。”
梁王嘲笑:“若不累及家人,又如何震慑人?昨夜便审了一夜,明天一早就差人去凤临郡了。”
先帝归天时,太子尚幼,刘氏一族在帮助先帝当政上居功至伟,皇后刘氏素有贤德之名,故朝政多由顾命大臣和太后商讨决计,托赖老天庇护,这几年朝堂表里倒也安静。
只可惜,在先帝篡夺皇位之战中,刘氏一族大力互助,功不成没,又是圣上岳家,于公于私,无人敢与其家属相提并论。
现在不太短短的一天一夜,便证据确实定了罪,可见定是有备而来,用脚指头也能猜到,这此中必有刘氏的手笔,想来是刘太后听到风声,先发制人,杀鸡儆猴。
也怨不得朝中大臣多对刘氏一族凑趣巴结,方进着了道倒是意猜中的事情了。
安世弘听出父亲话里的调侃,只得干笑道:“儿子只是猎奇罢了。方进当年极得先帝信赖,传闻为人刚正廉洁,口碑极好,如何一夜之间就被人弹劾结党营私、贪赃枉法……”
梁王见安世弘仍似不甘心,又道:“太后还能活多长年?将来还不是皇上主政,只是晚个几年罢了,总偿还是安氏子孙坐这天下。”
王贵忙承诺着,送走来人,便蹑手蹑脚来到书房,排闼看去,却见安世弘正怔怔靠着桌案发楞,王贵心下一叹,爷到底还是不能放心。
青年男人不发一语,微微点头,复又看着远处入迷,一阵风吹过,虽是春日里,倒有些凉意。
青年男人受了这一凉,不由收了心神,暗安闲心间自嘲:想我安世弘乃堂堂皇室宗亲,为了祖宗家业,今后还不知要走多少波折路呢,现在就开端心神不宁了,还敢妄谈今后吗?
安世弘暗叹:如此一来,怕是没人再敢提太后还政一事,安氏的江山终要被刘太后及外戚把持,将来这天下姓安还是刘,只要天晓得了。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