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篆香[第3页/共3页]
此次赵佶命梅玉儿先揭示香品。梅玉儿备好东西,安闲压香灰、填香篆、压香粉,随后判定起篆,篆纹清楚无散粉。圆形篆纹稍大,直径约五寸,分四格,按春夏秋冬为序,每格中篆纹闪现的是一当季花草,别离为杏花、蔷薇、桂花和梅花,线条繁复盘曲,描画花叶颇详确。
蕙罗欠身道:“这是此香的名字。”
`P`*WXC`P``P`*WXC`P`
郑滢旋即道:“她制这香篆时我见过几次,配料上真是花了很多心机。不止篆纹形美,香韵如花,每一格焚尽的时候还刚好是一个时候。又要香韵拟花,又要时长不差,她不知调试过多少次才气达到现在的效果。”
中秋晚宴以后,赵佶召众女眷至玉宸殿外弄月,趁便命梅玉儿和沈蕙罗进呈篆香。哲宗八月八日安葬于永泰陵,元祐皇后尚未返来,太后倒是列席了此次弄月品香会。
幸亏她还没有孩子。蕙罗朝赵佶的方向望了望,发明他现在竟也在冷静地看韩锦儿。
打篆以后蕙罗手势轻缓地取蜡片,谨慎翼翼地托着,安排于水盂水面之上。这环节她练过很多次,故蜡片托着篆香安稳漂泊,无一滴水洒落浸润于香灰或香粉上。
元祐皇后没让梅玉儿同业,叮嘱她当真筹办篆香的比赛。
太后愈发赞叹,赵佶亦含笑道好,又让梅玉儿临时熄了杏花香,再点桂花香。梅玉儿服从扑灭,此次卷烟飘来,带着的公然是苦涩的桂花香味。
所谓篆香,也是焚香的情势之一。模具金属制成或木制,中间有柄,底部镂空成连缀回环的纹路,凡是状如篆字,故称香篆。纹路可做成篆字,也可做成各种图案的斑纹,但不管如何缠绕转折,须前后相连,中间不能断。焚香时先将香炉中香灰用灰压理平,将香篆安稳地放在香灰上,用香匙将粉末状香品填入香篆纹路中,压实香粉,清理余粉,左手重提香篆,右手执香匙或香铲等小扣一下,左手敏捷提起香篆脱模,香粉构成的篆纹便完整地闪现在香灰上了。最后扑灭篆纹一端,暗火缓缓向篆纹另一端伸展,卷烟袅袅升起,便可如常感受香韵。
蕙罗如言尝试,公然如周尚服所说,卷烟构成的字清楚非常,且在空中保持的时候更长。
赵佶问蕙罗:“为何写这几个字?”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