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瑶华[第3页/共3页]
赵佶一笑,警告曾布道:“反对废元符一事及如此宣召瑶华宫,卿等当作本身的定见就好,切勿对太后说是朕的意义。”
太后淡然答:“只可如此。”
这时言官左正言陈瓘出列,对赵佶道:“皇后废立,并非只干系嫡庶尊卑。当年绍圣大臣以继述神考为说,怀仇毁宣仁皇后之心。而瑶华宫是宣仁皇后选定的,一言一行,莫不承宣仁教诲。如有朝一日,瑶华宫以母后身份预政,必定会以宣仁是瞻,规复元祐之事。以是章惇等为斩草除根,必然要废瑶华宫而立元符皇后。现在若皇太后动手诏,论当日先帝之过,陛下付予外廷令议复瑶华宫典礼,天下人必以为陛下对先帝之言不觉得然,且不但于皇后废立。故此事不成不慎。”
赵佶亦道:“那日臣从福宁殿去内东门小殿时,瞥见有位浑家捧着衣服来给阿滢,瞧着有些面善,现在听阿滢说才想起是她。”
太后再提复瑶华宫皇后位号之事,曾布道:“此事无前例可循。之前事例,只要嫔妃薨后追册为后,未有生复位号者。何况有元符皇后在,若再复瑶华宫,恐两宫难并处。”
曾布已先与其他宰执众臣议过,因而群臣纷繁附议,说元符之立虽未尽典礼,但事已如此,无可何如,不宜是以事招致物议沸腾,累及今上。
“那就烦请枢相与忠彦等先行商讨。”赵佶附和,又道,“其他言官,也可知会一二,务必早作筹办。”
司宫令又道,宫正叨教,犯宫禁之罪的那位浑家如何措置,太后道:“既然她已遭断舌,就不必再取她性命了,逐出宫罢。”
赵佶一闻,当即起家,跪下拱手道:“孃孃,此事非同小可。元符皇后乃先帝力排众议而立,常向人奖饰其美德。臣是承先帝遗制即位的,若臣现在废元符皇后,还以捏造手诏之事为由,在世人看来,难道忘恩负义,成心彰显先帝之短,意指先帝识人不明,决定有错,且违逆不孝?何况臣与元符皇后是叔嫂,岂有以叔废嫂,代兄休妻之理?若实施,恐事理未顺,将为千夫所指。”
“可贵你有这般见地,不枉我教诲多年。”太后拉着郑滢手,推心置要地说,“岂止如此,她若失势,恐怕还会把我都废了,就像章惇当年要先帝废宣仁皇后一样……只是官家刚才说她不成废的启事,倒也在理,恐怕不宜现在动她。”
赵佶尚未开口应对,太后已怫然不悦:“现在官家幼年体健,又将有皇子,那里就论及瑶华预政之事?何况先帝废瑶华,本就有悔过之心,常常跟老身说章惇误他很多,现在官家为先帝复瑶华位号,先帝如有知,必定也附和。此事我主张已定,众卿不必多言。”
太后又道:“刚才我和官家对话,你一句话都不说。对元符之事,倒是如何看?”
郑滢接着说:“许是她曾在圣瑞宫教诲过一些浑家,以是有人以讹传讹,把她编派出来。”
太后点头,道:“你也看紧点,若他们有异动,务必及时奉告我。”
曾布欠身答允。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