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正室[第1页/共3页]
“这几月来,他对你还好罢?”太后问那夫人。
“厘”她念成了“离”。王夫人听后侧首看了看那少妇,明显明白她念错了字,但旋即又悄悄转过甚去,并未出言斧正,而她身边的唐氏则明朗地笑了笑,口齿清楚地对那少妇道:“不是受离,是受禧。取宣室受厘之意。”
“还是我不如太后有福。”太妃还是衔着笑意说,“大王们的新妇都是太后的儿媳,而我现在端庄的儿媳只要一个,偏还没心没肺的,整日闭门不出,已有一两月没去圣瑞宫见我了。”说着一指那兀自空着的中宫坐席,道:“我倒还罢了,看看,本日是太后宣召,她竟然还没来。”
这位大长公主下嫁吴越忠懿王之曾孙钱景臻,生子名钱忱。论辈分她是今上祖姑,但春秋尚比太后太妃小几岁,新娶的儿媳也才十六七,是仁宗朝闻名言官唐介的孙女。唐氏面貌并不美艳,但端倪清秀,言止高雅,随大长公主入内接管钗冠簪戴后拜谢如仪,面对太后太妃的扣问应对得体,落落风雅。太后朝大长公主点头,以示赞成之意。
王夫人低眉不语,虽带有规矩的浅笑,但稍显严峻。太后让她在太妃下方席位坐了,方缓缓对太妃道:“这几位新妇都是孝敬的,九哥和十一哥的新妇也常入省宫中,只是太妃不常过我这边来,以是很少见到。”
听了这话,太后倒不动声色,只让人收下刘皇后送来的礼品,而太妃则按捺不住,待皇后派来的黄门刚出殿门,她便愠道:“坐月子坐到现在还起不来,还说甚么胸口疼!也未几想想,找一个说得通点的来由。”
既做了典饰,蕙罗需求做的事也与昔日有所分歧,比方要不时回尚服局与女官们商讨所司事件,也常要参与一些宫中礼节活动。除夕前二日,仁宗天子第十女周燕国大长公主带其新娶的儿媳唐氏入宫拜见皇太后,唐氏刚被封为县君,初度入宫,皇太后要赐赉其钗冠宫花簪戴,作为尚服局典饰,蕙罗要承担备好钗冠宫花,届时呈上的任务。
太妃先还不时点头,但听至这最后一句,顿时幡然变色,嘲笑道:“不过话又说返来,瑶华宫沦落至此,也是她没那福分,生不出皇子,好轻易生了个女儿,偏又养不活。现在中宫纵有万般不是,好歹也曾生过儿子,难怪官家会宠她。”
太后答说:“我是说官家尚未康宁,他们伉俪相见,不宜同寝,建议中宫勿长留于福宁殿中,并非不准她前去看望。”
似回应她所言普通,这时有中宫黄门入内通报:“皇后说本日胸口疼痛,耳目晕眩,实有力举步,故本日不能作陪,望太后太妃恕罪。要赐赉唐县君的礼品已命臣带来了,请太后代为犒赏。”
太后道:“她儿后代儿接踵没了,内心难受,不想出门,我倒也能明白。不见我们无妨,但官家不佳,她竟似也不甚体贴,常日甚少通问,便有些过了。”
“官家千挑万选,如何就找出这么个不懂事的人来做皇后?”太妃叹道,“倒是那被废的瑶华宫,传闻官家不佳,便亲手誊写了经籍数百卷为官家祈福,亦不时向人扣问官家环境,传闻整天泪眼不干。她在宫中时我曾感觉她有些木讷,不是很喜好,但现在看来,倒还是她最有为人新妇的模样。”
赵佶已结婚半年,娶的是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王氏受封顺国夫人,这些蕙罗都是晓得的。但赵佶已出宫外居,顺国夫人不常入宫,之前蕙罗未曾见过,便感觉她仿佛离本身很悠远,而现在她如此逼真地呈现在本身面前,听了太后之言后还在温婉地笑,蕙罗怔怔地看着,心中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何滋味。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