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花幽独,人幽独[第1页/共3页]
亦有人言,林逋“梅妻鹤子”的本相,实际上并非全因其脾气而至。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删繁就简,疏则阔,如留白之境,如梅之暗香在无寻处。可遇不成求。
林逋身后,宋室南渡,杭州便成了京畿之地。朝廷命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宅田皆完整迁出。却独留林逋宅兆。后代猜想,或因林逋之名,或因触及风水,但这一点。已经无从穷究。
《梅花三弄》又称《三弄梅花》。《金瓶梅》中写“三弄梅花”的曲子,是“端的有裂石流云之响”,一曲三叠,大声弄,低声弄,游声弄。美得凄惶,亦美得扯破。怎不惊煞心神?
君泪盈,妾泪盈。罗携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像它们的仆人。
花幽独,人幽独。
疏影。暗香。几枝横斜,朗朗有致。傍晚的窗棂揭开,窗外梅枝筛月影,模糊掩映。梅,就似那林下美人,就着水月,与山抒怀,与风含情。如此微吟相狎,无歌亦痴,无酒亦醉。
我最爱的,是此中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傍晚。
这个故事亦是浪漫得有些幽清。
茫茫山间,无雪可踏。坐在青石上,闻着花香,看橘子洲横卧潇湘,民居里生起蓝柴烟,心是欣然的,亦是疏阔的。
想那隋代开皇年间,一个叫赵师雄的人游历罗浮山,在冬夜的堆栈里,梦见一名斑斓脱俗的女子,浑身芳香袭人,言语和顺至极,与他一起喝酒畅聊。又有一名绿衣孺子,在一旁轻歌曼舞,极尽欢乐。后半夜,赵师雄在醉意中晕晕入眠。第二天,他在天将发亮时醒来,却发明本身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衣鸟儿正在欢唱。本来梦中女子就是梅花仙子,绿衣孺子就是翠鸟,而这时,月光相照,星子横斜,梦已消逝,独余赵师雄对着夜色,难过不已。
那年在岳麓山脚看梅花。是个暖春,太阳出奇的好。山脚边,溪流潺潺汇入小池。有风来,泛动春如线,花影动春枝。几树梅花,留下古意盎然的倒影。我围着梅树,大要不动波澜,内心倒是起伏不已,久别相逢一样的惊。闻那花香,像幻觉裹身,久久不肯褪去。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不足”,林逋用诗记录了他的隐逸糊口。如许的日子,在旁人看来,真是与神仙无异。
暮年间,林逋泛舟五湖,周游江淮之间,中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于孤山,而是余年足不及都会,并不仕不娶,布衣毕生。在孤山上,他广植梅树,畜养仙鹤,视梅为妻。视鹤为子。林逋亦常棹舟出游,来往于湖间诸寺,与高僧诗友谈经唱和。如有客至,孺子放鹤而飞。林逋则见鹤而归。
李清照亦爱梅。而她填词《孤雁儿》时,就已经写道: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媒介不妄耳。
《红楼梦》里,有一回是“琉璃天下白雪红梅”。写的是薛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一个丫环绕着一瓶从妙玉处乞来的红梅。衬在她身后。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小我品,又是这件衣裳,背面又是这梅花。像个甚么?”世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
我只是荆钗布裙,任凭在梅树下卧老了光阴,仍然等不到梅花仙子来递个枕头。亦不会有林逋的鹤鸣,唤他棹舟而归;不会有三弄笛声,惊破梅心我意;不会有一点花瓣,吻上额来。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