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茱萸篮里的腰腿痛[第2页/共11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孙真人言‘夫地形者,药之父母也’,”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因地治宜”的落款,墨色在指腹染成茱萸般的赤紫,“此山民之病,非霜降茱萸不能破其寒,非云台红土不能固其本,非跌伤处之杜仲不能防其复——药有产地,病有来路,治有归程,皆在六合画好的周遭里。”

山岩间的护腰经

药柜深处取出的霜降牛膝,根须粗如拇指,表皮充满纵纹,在烛光下看,竟与山民腰间的勒痕走向别无二致——那些蜿蜒的根须曾在岩缝中攀附发展,每道褶皱都刻着对抗山风的坚固。叶承天将牛膝架在红泥小炉上煅烧,焦香混着草木灰的贫寒漫出,细白的烟雾在梁柱间环绕,竟构成近似腰脊的表面。待煅成炭后,研成的粉末轻如浮尘,撒在茱萸红土膏上时,玄色炭末主动聚成肾形,恰好覆在山民最痛的腰眼处。

阿林望着师父指腹上的五棱纹投影,俄然明白:所谓采药之道,向来不是简朴的定时令采摘,而是读懂草木在六合间的站位——朝阳处取其阳刚,背阴处用其阴柔,就像医者看诊,要辨清患者是“朝阳而生”的燥证,还是“背阴而长”的湿病。现在的药园里,茱萸果实的五棱在月光下明显灭灭,好像一串被霜降之气串起的星子,照着师徒二人在草木与人体的经纬间,持续破译那篇写在六合间的,关于疗愈的陈腐星图。

山民盯着本身渗血的后腰,发明疼把柄现在竟泛着淡淡的暖红,如同茱萸果在霜降后透出的光芒。医馆的夜风从雕花窗格潜入,带着茱萸林的辛香与桑枝的贫寒,吹得烛影在墙上摇摆,将叶承天手中的桑枝影子拉得老长——枝桠上的霜斑在闲逛中连成线,刚好覆在墙上所绘的膀胱经图上,那些标注着“大肠俞”“关元俞”的红点,正与桑枝霜斑的位置一一对应。

“叶大夫——”他话音未落,先抽了口寒气,“赶在霜降前采这茱萸,本想晒干了备着驱寒,哪晓得山坳里的晨露滑了脚……”他翻开粗布衫,后腰上一片蔫红薯叶有力地耷拉着,边沿蜷曲如焦墨,底下皮肤青黑如经霜的茄子,透着淤滞的暗紫。叶承天搭脉时,指下脉象沉涩,似溪流入冬,半程奔涌被冻住了锋芒。山民痛得吸气,腰间褶皱如老树皮,嵌着山里讨糊口的艰苦。医馆内,药香袅袅,与山民身上的霜气、茱萸的辛香胶葛,好像骨气更替时的私语。窗外,茱萸林在山风中起伏,赤紫叶片翻卷,似为这伤痛低吟,又似在照应即将熬煮的药汤——在霜降前的冷雾里,草木的药性与人间的痛苦,正谱一曲无声的疗愈之歌,待药罐沸腾,待霜华落尽,待经络重归畅达,便知这山间草木,原是六合予人的和顺偏方。

药碗搁在案头,碗底残留的药渣竟摆出近似腰椎的形状,叶承天指尖划过桑枝上的霜斑——那是霜降后第一茬经霜的桑枝,每片叶子都伸直成汤勺状,枝桠上的白霜聚成不法则的斑纹,细看竟与人体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暗合。“桑枝生在溪谷,得水土之润,枝条中空如经隧,”他将桑枝举至烛火前,木质部的细孔在光影里连成串,恍若打通经络的秘道,“霜斑是秋气固结的印记,能引药气顺着膀胱经下行,就像山溪顺着岩缝流向低处。”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我的房东是千年女鬼    从霍格沃茨开始重新做人    邪帝独宠:至尊大小姐    我的妹妹是网红    陆少追妻之路不简单    九鼎狂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