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斗笠下的困重步[第2页/共1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药园的晨雾漫过篱笆,菖蒲的香气与远处艾草的苦辛在雨气中融会,构成道看不见的樊篱。叶承天望着老农夫渐行渐远的背影,竹篮里的菖蒲根茎跟着法度轻颤,节痕在篮沿投下的影子,竟与医馆墙上的脾经铜人图重合。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照在菖蒲根的节痕上,每道凸起都闪着微光,好似六合在草木身上扑灭的祛湿明灯。

老农夫捧着粗瓷碗的手掌还沾着田间的红胶泥,碗沿的热气漫上鼻尖时,艾绒的辛香先一步钻进了脾俞穴——叶承天的拇斧正碾着新搓的艾绒,白絮在指腹间聚成小小的火团,绒丝的走向竟与老农夫背部脾经的络脉完整重合。“《令媛翼方》说‘脾喜燥恶湿,艾得火性’,”他指尖在脾俞穴画着太极圈,艾绒的绒毛跟着行动悄悄颤抖,像春燕用唾液黏合泥土筑巢,“您看这绒丝,”对着天光呈半透明的金箔状,“每根都带着腐败阳气,专化您脾土深处的寒湿结。”

耕耘者的护脾方

艾绒灸与炒白术:

阿林摸了摸朝阳艾草的叶片,绒毛在指腹留下精密的凹痕,像拓下了六合的阳气指纹。转而走向背阴坡,指尖刚触到艾草茎秆,凉意便顺着指缝爬上来,叶片薄如蝉翼,绒毛稀少得能瞥见叶肉的淡青头绪:“背阴的艾草……”

“更妙在菖蒲护田、陈皮理气”,“妙”字的女部化作菖蒲叶片的剑形,“理气”二字旁飘着陈皮的油点——客岁冬至陈化的陈皮正在陶罐中伸展,裂纹里的阳光与老农夫病愈后腕部的红润交相辉映。他俄然想起煎药时,陈皮的辛香混着菖蒲的清冽,在雨雾中织成的护脾之网,恰如老农夫插在秧田埂的菖蒲,用香气挡住了冷水的阴湿。

暮色漫入医馆时,老农夫脘腹的表面已规复平坦,神阙穴的药膏边沿排泄藐小的水珠,像秧田大要固结的晨露。他摸着腰间的艾绒布袋,内里的绒丝跟着呼吸悄悄起伏,恍若揣着个小小的春日暖阳。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药园泥土里蒸腾的水汽中,艾草与白术的香气交叉成网,那是草木与人体在寒湿困脾的窘境中,共同谱写出的醒脾乐章——艾绒的每根绒毛都是天然的银针,白术的每粒粉沫都是六合的药方,在腐败的骨气里,将人与地盘的拘束,变成了最温润的治愈。

药园里的艾草在轻风中轻摆,叶片后背的白绒映着阳光,如同老农夫背部敷着的艾绒在反光;白术苗的根茎接收着午后的阳光,大要的吸湿孔微微伸开,好似神阙穴在药膏的感化下伸展经络。当叶承天用艾条余烬在青石板上画出脾经图,艾灰的轨迹竟与老农夫耕耘时的足迹重合——那些深嵌泥土的足迹,现在正通过艾绒与白术,化作疗愈的药引,让蹇滞的脾土在腐败的天光里,重新承接六合的阳气。

药园的风俄然转向,朝阳艾草收回“沙沙”的脆响,如晒干的稻草摩擦;背阴艾草则“簌簌”如竹简翻动,两种声音在老槭树下碰撞,竟构成燥湿相济的和声。阿林望着两种艾草,俄然明白医者用药如相人:看叶片的朝向知气之温凉,观根须的色彩辨湿之表里,摸绒毛的疏密晓病之深浅——就像叶承天说的“看叶知性,因证施采”,每味药的发展位置,早已在六合间写好了最精准的辨证暗码,只等医者带着畏敬与洞察,将草木的偏性化作救人的良方。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野心家    妖影    只剑天涯    东魔法    风起三界    命运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