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刀下的寒腰疾[第5页/共13页]
一取云台附子,经小寒三候炮制。其法冬至采挖,埋药王庙香炉灰中,经三候北风(每候五日,合督脉十五椎之数),表皮裂如龟甲,内现金黄“火心”——此乃阳气凝于根核之象,《本草经疏》所谓“附子禀六合一团阳气,为补命门真火第一要药”。炮时去其皮脐,童便浸以降燥性,柏枝火煨以通督脉,得火性则刚猛,借香灰则入络,专破督脉冰结之寒。
临出门时,男人转头瞥见药柜上的杜仲标本——树皮剥落处新长出的嫩枝,正朝着医馆暖炉的方向曲折,枝桠分岔的角度,竟与他方才哈腰捡柴刀的弧度别无二致。本来医者早在系皮绳时,就将“顺其性而护其本”的医道,藏进了草木的每一道裂纹、每一丝银线里,就像这柄缠着杜仲皮绳的柴刀,此后每一次砍向柏木,都会带着草木与人体相契的和顺,在背阴松林里,砍出一条让阳气重新流淌的活路。
叶知秋搁动手中《伤寒论》,见那男人进门时几近用柴刀撑着身子,羊皮裤膝头磨得发亮,暴露底下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裤,脚踝处还缠着防蛇的葛藤——清楚是深山林子里讨糊口的熟行。待扶他在熏笼旁坐下,翻开衣衿时,一股澈骨寒气劈面而来:后腰敷着片焦黑的生姜,边沿已被体温洇出暗黄汁水,可底下皮肤却青黑如冻裂的老树皮,肌理间翻着细鳞般的白屑,像是被山鬼剜去了半块血肉。
山林人的护督方
砍木工握住刀柄的刹时,杜仲皮绳顺手掌发力绷直,刚好贴住掌心劳宫穴——那边的血痂已结出淡红的新皮,皮绳的银丝竟透过薄痂,传来纤细的震颤,如同老杜仲在风中伸展枝条时,与人体气血达成的隐蔽共振。他俄然想起敷药时见过的老附子、雪藏肉桂,本来这些药材的发展姿势、炮制时候,无不是六合遵循人体筋骨头绪写下的疗愈暗码。
雪粒子俄然砸在药棚竹顶上,叶承天指着远处山顶与山谷的交界处:“最妙的是两界间发展的‘半坡附子’,根皮半燥半润,火心呈突变的金红色——这类最合适陈三这类‘外寒哄动内虚’的证候,就像领兵兵戈时,前锋用锐卒破阵,后军用辎重装甲护本。”他俄然从袖中取出两份炮成品:一份是山顶附子炮成的“铁火丹”,棱角清楚如兵器;一份是山谷附子制成的“润火膏”,膏体透亮如虎魄,“医者辨药,要像砍木工看柴——直纹的松木宜烧火,扭曲的柏木宜做柄,各因其性,各尽其用。”
附子炮与肉桂灸:
小寒与草木的和解
当第一缕纯阳的日头爬上医馆匾额,叶承天研好新墨,在医案末页添上:“夫草木与医者,皆六合之工也。草凝寒而成阳精,医顺时而施妙术,非医者疗病,乃六合借草木之手,还人以本然之温。”搁笔处,刚好落在前日陈三留下的火心油痕旁,墨色与虎魄光融会,竟在纸面上洇出个小小的太极图——那是人与天然,在小寒冰棱溶解时,写下的最暖和的共振。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