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忘忧山中访宝寺[第1页/共2页]
“哦,那我可否前去探看?”萧暄闻言,竟是晦明方丈的讲堂,那老衲不是我出世之日,赠我玉佩之人吗?顿时来了兴趣,猎奇问道。
萧暄现在两度为人,深得方法,晓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本身身为荣王世子,本就不时处于风口浪尖,如果过于表示,惹人谛视,则大祸不远矣。
“这,小的可说不好。眼下乃是夏月,镇国寺按例未对外开设,冷僻的紧,无甚可看,世子爷如果要赏景,可另寻他处,离这两里地,得一花谷,分外入眼。”赵安转了转小眸子,双手一拍,提了个主张。
永都城外,风景娟秀,一起上奇花绽斑斓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翻开轿帘,移步换景,人若画中行,画随人而动。
萧暄闻言,心下好笑,常日里王府高低护我如宝,披貂而卧,列鼎而食,未曾受半点辛苦。眼下好轻易出了府,何必如此谨慎翼翼?
萧暄闻言,震惊不已,心下深思,这晦明禅师当真如此了得?
值得一提的是其项上隐了一个夔龙玉佩,恰是那日萧暄出世时荣王爷手中攥住的,后又经手予了萧暄。
当下回绝世人美意,还是步行上山。
“世子爷,怕是不当,目今镇国寺前山不开,若要寻和尚通融,前去拜访,得从后山入,且非论后山峻峭,门路崎岖,倘若待我等行至,那寺院世人不准进入,如何是好?”赵安挠了挠头,只道是世子爷玩心大起,寻个新奇,要去那秃驴丛中找乐子,仓猝找了个由头,心下不肯登那劳什子山。
“回世子爷,火线乃是忘忧山,山上有座古院,唤作镇国寺,乃是御赐护国禅师晦明方丈的道场,每年腊月迎新之际,停止三天庙会,答应百姓前去上香,常日是不得打搅的。”赵安是荣王府一小厮,生的伶牙俐齿,被遣来奉侍世子。
春秋更迭,光阴荏苒,天下之人,熙熙而生,熙熙而亡。
“不尝尝如何晓得?我等从后山入,待到了寺门口,再好言相劝,我贵为世子,怎的也有几分薄面”,萧暄急于看望晦明方丈,弄清本身出身之谜,为何会魂穿于此。
且说这一起上,众侍卫神采警戒,摆布防备,萧暄倒是气定神闲,逛逛停停,无所害怕。约莫近两个时候,世人终是到了寺院后庙门,皆是长出一口气。
风和日暖,路直沙平,山峦叠翠,碧水廓清,是个游山玩水的好日子。萧暄本欲骑马,何如正值幼年,身材娇小,碍于身份,只能坐马车出行。
当下亦不再多言,全凭世子定夺。
行至山腰,萧暄下了车,想单独步行,两小厮见状,仓猝劝止,怕矜贵的世子爷出了差池,落得费事。
待行至巍巍忘忧山脚下,远远地听着一阵钟鸣声,萧暄命人泊车,探出头来,朝身边一小厮叮咛道,声音稚嫩,“赵安,火线之山唤作何名?可有古刹?”
赵安一听,惊得眉梢一跳,权因常日里小世子待人宽和,少了几分主仆拘束,才得以这般直言不讳,藐小想来,本身的确逾矩,忘了下人的本分。
是故,荣王世子自出世至今,无甚出奇,凡事马草率虎,得过且过,即不邀功,只求无过。长此以往,世人皆垂垂淡忘,忙于茶米油盐,叹于贩子胶葛,不再群情萧暄,更不提当年天现异象之事。
但是荣王萧煜倒是公开里晓得萧暄真脾气,明白他的这个女儿多么刻苦勤奋,早熟明事。如果多加磨练,稳住心性,假以光阴,可成人中龙凤,玉麟之才。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