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边庭传烽火 (2)[第1页/共4页]
太子却未接话,拾箸指导着桌中一只铜锅道:“这道野鸡炖冬笋,可贵的是这冬笋甚鲜,诸位尝尝。”说着挟了一块笋,吹了吹,放入口中细细咀嚼。世人见那铜锅下燃着细炭,锅内汤色乳白,煞是诱人,便举箸的举箸,伸匙的伸匙,纷繁咀嚼起来,天然赞叹之声不断于耳。
“不想客岁六月,那胡氏竟诞下一子,田老翁欢乐非常,族中之人却道田老翁年近七旬,如何还能生子,必是胡氏与人私通所生。田老翁却不听这些言语,只将全部心机放在这季子身上。过两月,田老翁又欲扶正胡氏,便召族人商讨,哪知族人无不反对,田老翁无法作罢,暗里里只令家人唤胡氏为主母。又过两月,也不知田老翁是自家动了心机,还是听了胡氏鼓惑,到县衙将城外那几处房产庄田皆归到胡氏与季子名下。”
太子詹事朱休道:“方相公好眼力,这位徐世兄不承父荫,一心修文,十年寒窗,终登金榜,乃是延佑元年恩科进士,实在令人佩服至极。”
徐恒道:“按我大郑律法,此案必得断田大郎违逆,杖五十,流千里,遇赦不赦。然田氏族人七十余人具名作保,又有田家店铺佣工三十余人联名,包管田大郎为人至诚至孝,并无违逆之事。且二十年间,店铺皆为田大郎所营,所积财帛,多归田大郎之劳。实因田老翁大哥胡涂,为人所蒙骗,方才行此昏悖之事。田大郎所为实为保田老翁不为人所骗,保田氏全族之利,当无罪恶。”
徐恒略顿一顿,见世人已经听住,便饮了一杯酒,才接道:“这案子说来难办,情由倒是清楚明白。本来这田老翁在梁都开了十余家店铺,运营布匹衣帽等物,店名茂源的便是。城内有两处宅子,城外也有4、五处庄子。三十余年间积累下万贯家私。只是一样,膝下只要一子,乃是三代单传,便是这田大郎。田大郎之母姚氏乃是田老翁正妻,极是善妒,田老翁虽有两房妾室,却可贵挨身,几年间也未产下一儿半女。那很多店铺便一向由田大郎打理。八年前,田老翁六十余岁时,正妻姚氏一病殁了,田老翁便欲扶正妾室胡氏。然这妾室原非夫君,乃是当年贱买来的使女,后为田老翁纳为妾室。然我大郑律法制止贱籍婢妾为乡绅正妻,此事干碍我大郑律法。田大郎不肯其父续弦,族中之人亦不同意,田老翁只得作罢。”
袁端心中一动,召致仕官员回都,虽无定制,倒是天子之权,若太子行此事有僭越之嫌,方旭如此说是何企图?
方旭道:“太子何必忧心,徐少保现居齐州府历城县,太子出巡虽不易,召少保回都相见也不是难事。”
未正时牌刚过,太子便遣人请方、袁二人赴宴,二人不敢怠慢,仓猝整束冠带,出了暖阁。有内侍上前为二人披上貂裘。
出了政事堂,向南走不敷百步便是东宫的东便门了,极其近便。这东宫原为东极殿,自延佑元年册立太子之时,赐给太子居住读书之用。朝臣才俗称东宫。
方、袁二人刚转过东极殿,便见太子已率二三十官员在后殿门前迎候。方、袁忙趋前几步与太子见礼,又与诸官员见礼。慌乱一阵,世人方才随太子进入殿中。
方旭道:“宜直误矣,田氏季子是否田老翁亲生尚未可知,且年纪幼小,若以田氏财产归之,便无人运营,日久必败。舍大业而全孝名,田大郎难道田氏罪人。便是那很多族人也不肯承诺。”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