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回[第2页/共4页]
采薇不由搁笔深思起来,俄然想到方才王嬷嬷说的一句话,便忙和杜嬷嬷筹议起来,筹算去求二太太设法帮她们找一找那位孤鸿道长,既然他能让外祖母转命生子,那多数也能替本身消了这命硬冲克之说。
待送走了王嬷嬷,采薇入迷半晌,还是放开笔墨,抄起佛经来,芭蕉在一边见了,不敢再如上一回那样语出不敬,而是小声问道:“女人如何还在抄佛经呢?但是这此中有甚么深意吗?”
且说王嬷嬷到了秋棠院,先跟二姑太太请了安,说了几句闲话,便带着个提着大八角食盒的小丫头到了采薇屋里。
“唉――”王嬷嬷也是先长叹了一声,才道:“女人对老太太的这份孝心真真是可贵,只是――,唉!也不是我老婆子用心使坏想灰了女人的心,实是女人想要讨老太太的喜好,真真是千难万难。太夫人另有一句话命我传给女人,便是叫你今后再不消每日给她遥拜存候。”
采薇听完,怔了半晌,俄然朝王嬷嬷福了一礼道:“多谢嬷嬷解了我心中多年猜疑,嬷嬷但存候心,若说我先前还对外祖母有几用心结,听了嬷嬷这一番解释,也全都烟消云散了。我娘平生最大的憾事便是因随父亲长年在外任上,不能在外祖母跟前贡献一二,她临终前请我父亲将我送到这府里,便是为着能让我替她在外祖母跟前略尽些孝心,娘叮咛我的话,我再不会忘的。”
“你不认得她,太妃殿下却晓得女人你呢!自畴前年偶遇了颖川王殿下,他邀我去王府,厥后我便去给太妃请了两回安,这女人都是晓得的。太妃每回见了我除了话旧,还会问起女人,只怕女人还不晓得,你父亲昔年的授业恩师便是太妃的父亲沈老夫子。是以太妃曾说若如许算起来,女人也算是她的师侄,如有所需,可固然来王府找太妃相帮。”
“这都很多亏了她兄嫂,不知从那里寻来一名高人,传闻是甚么高宗时的国师清玄道长的第十二代传人,仿佛是叫甚么孤鸿道长,给太夫人做了七天的法事,转了命盘。这道长也真有些本领,他做完法不到三个月,太夫人就有了身孕,一朝临蓐,公然是个儿子。”
知母莫若女,采薇深知母亲心中一向都有一个瞻仰,盼着终有一日外祖母能看到她的一片孝心,从而对她稍示靠近。只可惜,这个心愿母亲至死都未曾实现过。采薇想起母亲临终时在喊了兄长名字后,最后唤得那几声“娘”,心中也不知是甚么滋味。
“只要嬷嬷喜好就好,我还给外祖母也做了一个,只是现在我顶着这个名头儿,倒是不好再送给外祖母的。”
“唉!若论这此中的启事,我老婆子跟了太夫人几十年,倒也清楚,现在倒也无妨说给你晓得,也免得你内心头老是埋着这么一根刺。”
她虽是周家独一的女儿,且又最幼,但却从不是她母亲最心疼的孩子,倒还不如她两位哥哥对她更心疼些。也恰是她母亲的眼中间里就只要她两个兄长,才会在两位兄长双双抱病归天后,也紧跟着一病不起,丢下她和父亲两小我今后相依为命。
杜嬷嬷见她定要找这位孤鸿道长,也想了想道:“若女人定要找他,只怕求了二太太恐也不如何顶事,二太太现在守寡在家,外头能有多少人替她办事寻人,倒不如我们去求另一名朱紫。”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