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付费阅读[第2页/共5页]
他说完,看了刑部尚书一眼,刑部尚书会心,从速接口道:“李尚书所言不假,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要阴阳调和,方能天下承平。可现在国中倒是孤阳各处,而无女阴相和,这能不出事儿吗?这两年来官府接到的女儿被拐的案子是先前的好些倍。世人都骂拐子和人估客,可没有需求哪来的拐卖?还是那《吉花》书中所写,那些村庄里的女人们都跑了,男人们不找人估客买个媳妇来,那就得打一辈子的光棍啊!”
“你们动不动就把《吉花》拎出来讲那些娶不到媳妇的男人有多惨,那你们又可曾听过墨客陈偕灿曾作的一首诗――《溺女哀》?
“生男勿欢乐,生女胡哀痛。贫家溺女间亦有,大族溺女岁为常。本日女初生,他时议婚系。贫家纳聘类多金,大族嫁女倾箱笥。倾箱笥,爷先愁,不幸骨肉已浮沤,阿爷不顾先转头。吁嗟阿爷阿爷忍为此,但愿人间都生子。生子行须娶妇归,请爷娶向东流水!”
采薇冷冷一笑,“钱尚书,你来跟他们解释一下这四百万旷男的真正含义。”
“如果不准纳妾,万一正妻生不出孩子来,岂不是断了家中香火,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吏部尚书清了清嗓子道:“娘娘有所不知,那几个朝代都是在开端的时候行这配婚之令,到了厥后几位末代君主时,因其朝政日趋荒废,乃至政驰令废,这才使得旷男有增无减,最后还是发作了兵乱,可见其亡国之因不在于《配婚令》,而在于虽有此令,却不能对峙履行之故啊!”
户部尚书见状,仓猝道:“娘娘,那各地的府官也是为本地民情所逼,不得已而为之啊!不知娘娘可看过甲平蛙先生新出的高文《吉花》,正如那书中所写,现在很多州县所辖的村镇里头,十个男人能娶到老婆的只要一二个,更有那偏僻贫困之地,全部村庄里一个女人都没有。长此以往,则旷男日多,不但阴阳平衡,且这些男人们也没法繁衍后嗣,不但他们今后断了祖宗香火,就是对我大秦而言,也是少了无数子民,等国中青丁壮尽皆老去,却无充足的婴孩出世,到时国中人丁残落,恐有亡国灭种之灾啊!”
“哈哈哈哈,本来在诸位臣工眼中,我帮女人说话,不过是为了一已私利?枉尔等整日自夸甚么才比诸葛,堪比管仲,本来个个都是有眼无珠之人,连本宫一心为国的良苦用心都看不出来。本宫当然是在为女人说话,但本宫此举恰是为了从底子上强我大秦,兴我中原!”
群臣那里肯信,“这不会吧,不是都说好些村镇的女人们全都跑到安女堂去了吗?”“娘娘是少报了数字了吧?”
另有人脸红脖子粗地嚷道:“行这废妾之令,让那些有妾的男人将妾室休削发门重行婚配,这不等因而给自已头上戴绿帽子吗?这事关男人的庄严,兹事体大,毫不能行此荒诞至极的法律。”
采薇唇边出现一抹嘲笑,看向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道:“他们四个对这《配婚令》都各抒已见,你们二位尚书可有甚么要说的吗?”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