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朱昌惠故事(5)[第1页/共2页]
“嫂子……”
“这个世道哪有好人啊。这么冷的天,昌惠我们如何过夜呢?”
“那我们去你娘舅家住吧。”
“可这门锁着的呀。你有钥匙?”叫花子摇点头。“我爬树出来。你们如果能姑息,我带你们出来住一宿。”莲花这时惊觉起来:“你莫非想害我们?”叫花子不满地说:“我看你们不幸,我穿戴男人衣服,我是女人呢,不信你们看我耳朵上有耳环孔呢。”公然耳朵上有孔。嘴上没有胡子。看模样三十几岁。“内里有其别人吗?”
“这里是台湾道台汪家吗?”
“我不去朱村。我要去泾县。”
一会热情肠的老板娘又来了,莲花忙迎上去问:“老板娘,你问过了吗?”老板娘点点头:“卖山货的说他明天要去几个店里结账,明天回不了泾县,后天回泾县。”
“不可。我一光棍汉怎能留你俩女眷?”
“你俩在祠堂门口哭啥呀?”闻声两人松开。展眼一看,是个脏兮兮的叫花子。左手拿个碗,右手拿个竹竿。身上背个脏的看不出色彩的布袋。头发乱蓬蓬的像鸡窝,内里粘着稻草。莲花病急乱投医问:“哎,你晓得四周哪有堆栈吗?”叫花子摇点头。“你们要住店啊?你们是外村夫?”
“嫂子,我对不住你。”昌惠抱住莲花。两个女人抱在一起哭起来。
“他回泾县吗?”
“在呢,在住店呢。”
“噢。感谢你了。”
“汪家啊。我晓得。离我家不过两三里路。”莲花听到这句话,欢畅了:“那太好了,你明日回泾县吧?我们与你一道。”卖山货的说:“行啊。走时我来叫你们。”
“是吗?”
“不好,到了朱村,我就去不了泾县了。”
第三日她们跟卖山货的上了船。先到宣城住店。由宣城转船到泾县。泾县下船后步行了好远。昌惠莲花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两人脚上都跑起了泡。越走越慢。走一段卖山货的要停下来等她们。这时恰好有几个山民抬着竹肩舆来了,问:“要坐轿吗?”卖山货的说:“看你们走不动了吧?天不早了。要不你们坐轿吧。让他们送你们到汪家吧。我也好早点赶回家去。”昌惠说:“好。这一起劳烦大哥了。”
“你……”没等莲花说完。昌惠往前走了。莲花跑着追上昌惠。“昌惠,我们先去朱村,好不好?”
“谁是你嫂子?我不过是个陪嫁丫头。谁把我当回事呀?我的命好苦啊。”
“他在吗?”
待走近村庄,昌惠感觉不对。这个村庄尽是低矮褴褛的茅草房。这哪是大户人家啊。“莲花这不是汪家啊。”莲花一听再一看慌了。“哎呀,我说不要来,你偏要来啊。这可如何办啊?”两人傻眼了。转头看轿夫已经走得不见了踪迹。莲花哭了起来。“不要哭了,我们找户人家先住下来吧。”这时,一个男人扛着两只船桨走进村。昌惠走上前恭敬地喊:“大哥,这里是汪家吗?”男人说:“是呀。”
“祠堂那边有个侧门。我爬树出来,开了侧门,你们从侧门出去。”两人这时又冷又饿又乏。没有更好的去处。两人对望了几眼,昌惠点了点头。对叫花子说:“多谢大姐了。”两人跟着叫花子绕到祠堂另一边。这边长着一片竹子和几棵大树。竹林里到处是鹅卵石。莲花说:“这些鹅卵石如果能当饭吃就好了。竹子能当被子盖就好了。”叫花子爬上围墙边上的一颗大树。蹭蹭蹭几下就爬上去了。她翻开侧门。昌惠与莲花随她走进了祠堂。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