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出谋划策[第1页/共3页]
刘縯双目一凝,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那博雅兄为何还敢站在这儿和我说话,不怕被朝廷当反叛臣贼子给抓起来?”
“请。”刘縯一摆手,将端木赐等人引进了大营。
这句话一问出来,刘縯的那些部下们纷繁拔刀而立,对着端木赐瞋目而视。
“这几位是?”
“不过甚么?”
“鄙人姓端木,单名一个赐字,字博雅,乃是南阳本地人士。”那位公子哥不晓得在哪取出一把折扇,悄悄动摇着持续先容到:
“愿闻其详。”
“本人姓刘,名縯,字伯升,也是南阳本地人。这位是舍弟刘秀,想必你们也应当相互熟谙了。”
端木赐赶紧摆手道:“縯公过誉了。赐也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哈哈,那就好!既然如此,那不如进我大营稍作安息,也好让我和舍弟酬谢一下端木兄的恩典。”
他脸上带着一丝温润温暖的笑容道:“兄台此言差矣,路遇不伏侍当拔刀互助,此乃吾辈之风采也。我虽驽钝,但也明白甚么叫大义。”
端木赐微微一笑道:“略有耳闻。”
“当目前廷可谓是风雨飘零,如朽木之亭,只要略微有点风吹雨打便会轰然倾圮。而依我看来,当今圣上也非良主,从天凤年间以来,常常变动法律,推行古制也是弄的天怒人怨,朝廷表里都是些酒囊饭袋之辈,只知妄图吃苦,百姓如此困苦还强征苛捐冗赋,乃至各地纷繁有豪杰揭竿而起,为民请命。此乃亡国之相也。”
端木赐也不介怀,只要有人敬酒他便来者不拒,并且喝了十几碗下肚还是面不改色地和世人谈笑风生。这让刘縯忍不住又高看了他一眼。
“其一,力量对比差异。宛城乃荆州大城,城内有三千士卒,并且城高墙厚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若縯公成心入主宛城,没有五千精锐士卒怕是难以得偿所愿。”
端木赐要的就是他这句话,贰心中暗喜,装模作样地沉吟了一会,说道:“也罢,既然都说到这了,那我也无妨多说一点。”
听到本身三弟这么说,刘縯顿时寂然起敬地拱手拜道:“多谢诸位相救舍弟,伯升感激不尽。”
刘縯将酒盅狠狠地砸在案上,哈哈大笑道:“哈哈!博雅兄有如此见地当真不凡,亏我还一向担忧博雅兄会和那些冬烘一样说一些‘忠君爱国’之类的酸话。是我错怪你了,来来来,愚兄自罚一杯!”
这句话看似平常,但却埋没玄机。当今天下局势固然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但毕竟中枢还在,刘縯等人固然说得好听叫“义兵”,但在浅显人看来,他们也不过就是反贼罢了。
他先容完了本身以后,略微带着一丝迟疑说道:“博雅兄既然是南阳本地人,想必也传闻过我兄弟俩的名号。”
而刘秀为人沉稳,不善言辞。但是面对本身的拯救仇人,兄弟俩都摆出了十二分的热忱对待,不断地号召着世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刘縯呵叱了一番部下,又转过甚对端木赐笑着道:“不瞒你说,确切如博雅兄所言,我们舂陵军对宛城觊觎很久了,只要打下宛城,我军不管是粮草还是兵械都会一应补齐,就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接下来该如何,想必先生也已有所对策,还请先生教我。”
“这…..”刘縯被端木赐一席话说的是哑口无言,他本来想的好好的,只要打下了宛城,那么兵源、粮食全都不消愁了,接下来成为南阳之主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这些都是以打下宛城为根本,如果打不下来呢?或者打下来了,朝廷又派人来征讨那可如何办吧?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