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汉详细)[第2页/共11页]
吕后身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魁首的大臣肃除,众臣迎立汉文帝。[36]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持续采纳黄老有为而治的手腕,实施轻徭薄赋、与民歇息的政策,恩威并施,规复了多年战役带来的庞大粉碎,令群众承担获得减轻;[37]固然汉景帝期间产生了此期间独一的****—“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安定,并未对汉朝带来本色影响。[38]
在政治上,汉武帝加强皇权,初创年号,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减弱了诸侯王的权势,今后,诸侯王的权势不再能够对中心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打消了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乘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心集权获得了大大的加强。[42]
拜见:绿林军、赤眉军、东汉同一战役、光武复兴
明章之治
到蒋琬、费祎、董允身后,刘禅开端自摄国政,但因宠任寺人黄皓和陈祗,令朝政开端变坏,而大将姜维在247年至262年不竭的北伐,使得蜀汉政治压力减轻,宫中政事无人措置,力量日渐耗损。内廷逐步为寺人黄皓把持,使得火线战事不为刘禅所知,终究导致邓艾偷袭成都胜利、刘禅举国而降。[123]厥后姜维“诈降”,企图借助钟会之力复国,但是打算失利被杀,汉祚告终。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颠覆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之争得胜后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在毁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采纳摄生息初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古人称为“汉武乱世”,至汉宣帝期间国力达到极盛[6],史称“孝宣复兴”[7]。8年,王莽篡汉,不久发作绿林赤眉叛逆。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8]同一天下后停战养民,史称“光武复兴”[9]。汉明帝、汉章帝因循轻徭薄赋初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初创“永元之隆”[10],东汉国力达到极盛[11]。中期产生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184年发作黄巾叛逆,虽剿除民乱却导致处所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持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期间。[12-13]
新莽在赤眉、绿林民变下毁灭。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天子,规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因循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66]
汉武乱世
交际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斥地了丝绸之路。并前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乌孙,而达到了诽谤西域和匈奴,进而节制西域的目标,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换的桥梁。[44]
因为中国汗青初期农业生长集合在黄河道域,故西汉人丁密度漫衍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丁约八成,南边人丁不敷两成。人丁数超越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流地带,这五州的人丁总数占天下的55%。都城长安四周人丁密度达每平方千米1000人摆布[159]。人丁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首要人丁漫衍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