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西山经(1)[第3页/共5页]
①鹦:即鹦鹉,俗称鹦哥。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①橿,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②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③。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见夏蛰④,服之不畏雷。
①礜:即礜石,一种矿物,有毒。惨白二色的礜石能够入药。如果山上有各种礜石,草木不能发展,霜雪不能积存;如果水里有各种礜石,就会使水不结冰。②藁茇:一种香草,根茎能够入药。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多棕,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①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②,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③,能够走马,食之已瘿④。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实在如枣,能够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令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①,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其状如翠而赤喙,能够御火。
【译文】
【注释】
①旄牛:即牦牛。②麢:麢,同“羚”,即羚羊。③麝:一种植物,也叫香獐,前肢短,后肢长,蹄子小,耳朵大,体毛棕色,雌性和雄性都没有角。雄性麝的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和香料用。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①,此中多水玉。
【原文】
【译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译文】
【注释】
【译文】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①,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铜。注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此中有流赭②,以涂牛马无病。
再向西七十里,是座羭次山。漆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渭水。山上有富强的棫树和橿树,山下有富强的小竹丛,山北阴面有丰富的赤铜,而山南阳面有丰富的婴垣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而双臂很长,善于投掷,名号令。山中另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猫头鹰,长着人一样的面孔而只要一只脚,叫作橐,常常是夏季呈现而夏天冬眠,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就令人不怕打雷。
【原文】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此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能够已①。
【译文】
①枳:枳树,也叫作“枸橘”、“臭橘”,叶子上有粗刺。②臭:气味。③蘼芜:一种香草,闻起来像兰花的气味。
①太华之山:即太华山,华山主峰,古称华山,在陕西省。
【译文】
【原文】
①已:医治。
【注释】
再向西七十里,是座英山,山上到处是杻树和橿树,山北阴面盛产铁,而山南阳面盛产黄金。禺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招水,水中有很多鱼,长得像普通的鳖,收回的声音如同羊叫。山南面还发展有很多箭竹和竹,野兽大多是牛、羬羊。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叫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风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