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山经(2)[第1页/共4页]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①,食者不饥,能够释劳,其名曰白,能够血②玉。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①砆石:即碔砆,一种似玉的美石。
【注释】
【原文】
【原文】
从天虞山向东五百里,是祷过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犀兕,另有很多大象。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倒是红色的脑袋,长着三只脚,和人一样的脸,名叫瞿如,它的鸣叫声就是本身称呼的读音。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长得像浅显鱼的身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脑袋如同鸳鸯鸟的头,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生肿病,还能够治愈痔疮。
【译文】
①梓:梓树,一种落叶乔木。(nán):即楠木树,常绿乔木,叶质厚,花小,核果小球形,木料富于香气。②荆:即牡荆,一种落叶灌木。杞:即枸杞,落叶小灌木,夏季开淡紫色花。果实是红色的,药用代价很大。
①具区:即现在江苏境内的太湖。②鱼:即鲚鱼,头发展得很长而狭薄,大的有一尺多长。
【注释】
【原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灌湘山,山上到处是树木,但没有花草;山中有很多奇特的飞鸟,却没有野兽。
【译文】
①凯风:南风,意义是温和的风。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天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再向东五百里,是仆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富强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野兽,也没有水。
【注释】
再向东四百里,是洵山,山南阳面盛产金属矿物,山北阴面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浅显的羊却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活着,名叫。洵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阏泽,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①凤皇:同“凤凰”,是当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前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颌、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羽毛,高六尺摆布。②膺:胸。
【注释】
【译文】
【译文】
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是禺稿山,山中有很多奇特的野兽,另有很多大蛇。
【译文】
【译文】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①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②,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原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漆吴山,山中没有花草树木,多出产能够用作棋子的博石,不产玉石。这座山位于东海之滨,在山上了望是大片丘陵,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阳停歇之处。
【原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丹穴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种鸟,长得像浅显的鸡,满身高低是五彩羽毛,名叫凤凰,头上的斑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斑纹是“义”字的形状,背部的斑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斑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斑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类叫作凤凰的鸟,吃喝很天然安闲,常常边唱边舞,它一呈现天下就会承平。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