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北山经(4)[第3页/共3页]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①婴石:一种像玉一样的带有彩色条纹的标致石头。
再向北三百里,是座泰戏山,不发展花草树木,到处有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浅显的羊,却长着一只角一只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后,叫作,它收回的叫声便是本身称呼的读音。虖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水。液女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①橐:就是骆驼。②鹠:即鸺鹠,也叫作横纹小鸮,头和颈侧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布棕红色狭横斑。③师鱼:即鲵鱼。
再向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再向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另有很多青石碧玉。
再向北五百里,是座于毋逢山,从山上向北能够瞥见鸡号山,从那边吹出的风如微弱的风。从于毋逢山向西能够瞥见幽都山,浴水从那边流出。这座于毋逢山中有一种大蛇,红色的脑袋,红色的身子,收回的声音如同牛叫,在哪个处所呈现那里就会有大水灾。
【原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再向北三百里,是座陆山,有很多良好玉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译文】
【原文】
总计北方第三列山系的开端,自太行山起到毋逢山止,一共四十六座山,路过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此中有二十座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马一样的身子,人一样的面孔。祭奠这些山神都是把用作祭品的藻和茝之类的香草埋上天下。别的十四座山的山神是猪一样的身子,却佩带着玉制饰品。祭奠这些山神都用祀神的玉器,不埋上天下。另有十座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猪一样的身子却长着八只脚和蛇一样的尾巴,祭奠这些山神要用一块玉璧祭奠后埋上天下。统共四十四个山神,都要用精米来祭奠。插手这项祭奠活动的人都吃未经火烤的食品。
①礨石:礨的本义是阵势俄然高出的模样,这里指河道中的大石头高出水面很多,显得高耸。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五百里,曰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①。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译文】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